根據肉眼觀察,這兩件石器的質地都是砂岩(柯思莊報導九件匙形石器的質地都是玄武岩,相當可疑),通體磨光,在刃端各有一道斜行的石英脈,無法判斷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兩件石器的形狀接近,呈扁平的長條狀,一端為圓弧形刃部,以刃端兩側最寬,兩側邊向柄端逐漸變窄,應都屬於柯思莊所說的厚脊形。橫剖面略呈透鏡形,其中一件一面有中脊,另一面較扁平;另一件兩面皆平。測量的結果,有中脊的一件長40.6cm,最寬處7.5cm,最厚處1.4cm;另一件長42.6cm,最寬處7.2cm,最厚處1.0cm(圖3、4)。
|
圖3.楊國森先生出示的兩支巴圖 |
|
圖4.楊先生收藏的兩支巴圖 |
楊先生說,他在二十多年前,向人買了一塊靠近溪畔的田地,據說前任地主曾挖到近十支石劍,賣給美國人。他接手後,雇用怪手整地,又挖出十餘支。石劍出土時他在家中,聽到消息後才前往
,這十餘支石劍出土時整齊排列,側邊豎立,寬面相靠,但有些石劍兩端的方向相反;旁邊還有一個完整的陶罐。楊先生將部分石劍送給怪手司機,部分送給朋友,自己只留下兩支,已保存二十年,以後要傳給子孫。我們勸他把這兩件石器捐或賣給博物館,被他拒絕了。
在過去數十年間,台北、台中、台南、嘉義等地區,都曾經發現過這種石器,形狀稍有差異。學者們給了它許多不同的名稱,如「巴圖」(移川子之藏)
、「匙形石斧」(鹿野忠雄) 、「磨製大型形器」(國分直一)
、「有角大鏟、匙形大鋤」(宋文薰) 、「巴圖石匕」(凌純聲) 、「匙形石器、巴圖形石器」(柯思莊)等。其中「巴圖」一詞,源於紐西蘭毛利族,指的是一種匙形而扁平的石、鯨骨或木製的武器,玻利尼西亞群島的許多南島民族都使用。民族學者史堅那(H.D.Skinner)在1916年的文章中,曾詳細描述它的使用方法:「將柄孔穿繫的麻繩或皮帶套在右手手腕,然後緊握把手。左足和肩在前向敵,左手擺動極快;兩膝稍曲,全身緊張,眼突舌伸;突然戰士如蟹橫行前進,離敵約六碼之距,左足立定,一個迴旋,右身在前,一聲嘶喊,橫衝向敵,掉臂轉一圓圈,乘勢斜上,擊中敵人的太陽穴。」(圖5)有些學者,如移川子之藏、凌純聲等,認為台灣出土的這種史前石器,形狀很像紐西蘭的巴圖,用途可能也相同;另一些學者,如鹿野忠雄,則認為這種石器「雖有呈現毛利族巴圖形者,但其剖面較薄,由此可以很清楚地將其分辨出來。這種石斧多用硬砂岩(偶而有安山岩)製成,頗具美術性;全面經磋磨,且在頂端做有裝飾性的變化
。由上舉幾點可知,這種石斧並非實用品,筆者認為寧可將它看作農耕上的一種巫術用具或祭祀用的器物。」此外還有農具說、權杖說等。不過這次我們在楊先生收藏的兩件巴圖形石器的刃端,都發現相當明顯的、與器身長軸平行的軟性消耗痕跡(圖6) 。這種痕跡是挖掘泥土所造成的,經常可以在磨製的石鋤上看見。因此台灣史前的巴圖形石器,應該還是與農耕有關,但考慮它的器形、製作的精美程度,以及出土時的情況,我們不得不承認,鹿野忠雄的看法或許較接近實情吧!(本文之完成,要特別感謝李天德先生)
圖5.用巴圖向敵人攻擊(採自凌純聲,1956) |
圖6.巴圖刃部的消耗痕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