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埔遺址的兩件巴圖形石器

文/劉克竑

圖/劉克竑、李怡佩(據李天德草圖重繪)

 營埔遺址位於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烏溪北岸的河階上,1943年為國分直一所發現,其後於1943、1944年及1946年,在國分的主持之下,進行過三次試掘;1964年,台灣大學的宋文薰教授再度發掘。大致上可知出土的陶器,包括紅褐色夾砂陶、灰黑色夾砂陶、灰黑色泥質陶,甚至有少量彩陶等;石器則包括磨製大型犁形器、磨製斧鋤形器、打製斧鋤形器、磨製石刀、磨製錛鑿形器、磨製鏟形器、網墜、玉器等。碳十四測定年代在距今3500年至2000年之間。由於營埔遺址發現較早、面積廣大、內容豐富,具有文化期相代表性,因此成為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

 1965年2月,有一位營埔村的農民,在挖掘田間的灌溉溝渠時,發現了九支「石劍」 ,也就是考古學者所說的「巴圖形石器」。當時有一位美國考古學者柯思莊,正在台灣大學研究,聞訊前往察看。據這位農民說,這些石器出土時,由大到小整齊排列,長邊豎立,寬面相靠,大的在北,小的在南,長軸呈東西走向,四周並無其他相關遺物。柯思莊將這九件巴圖形石器,分為薄平與厚脊兩型(圖1、2)。柯思莊調查之後兩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劉枝萬先生,也前往營埔與農夫商量石器入藏中央研究院的可能性,但因價錢無法談妥而作罷。這批石器後來的下落不明,據說可能已被賣至國外。

圖1.1965年在營埔村發現的九件巴圖(採自柯思莊,1965) 圖2.發掘者所說九件巴圖在發現時的排列情形(採自柯思莊,1965)

 199912月,中部地區某有線電視公司,在製作鄉土節目時,打聽到營埔村楊國森先生的家中藏有兩支「石劍」,因此前往拍攝報導。節目播出後,頗受重視,各大報也紛紛報導。本館人類學組得到消息後,於120日前往營埔村進行調查。當日同行者包括本館屈慧麗小姐、李天德先生(神岡鄉公所職員,考古遺物採集者)、張朝欣先生(工讀生)及筆者。楊先生將兩件巴圖形石器取出,並同意我們進行測量、記錄、拍照、繪圖等工作。

至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