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罵頭文化(距今5000~4000年)

 這以清水鎮牛罵頭上層陶器文化為代表。據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在中部地區代表性的遺址有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麻頭路及神岡鄉的莊後村、大肚山台地南邊旭光國小、榮泉村、彰化市牛埔、烏溪草鞋屯及坪林。已發現的遺址分布在海岸或溪畔的台地及斜坡上。

 出土的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圖3) 。陶器有手製及輪製兩種,質地為含砂或泥質,表面成橘紅或紅褐色。器物的頸部或肩部以下印有繩紋,紋飾比大坌坑期的淺而細,口緣少數有劃紋,器形以侈口、鼓腹圓底、圈足的罐形器、缽及瓶較為常見。

 牛罵頭文化晚期的繩紋陶為黑陶所取代。常見的石器有打製及磨製石斧、磨製石錛、石刀、石簇及網墜。由遺址地形及遺物特徵推測,牛罵頭文化期的先民從事農耕及漁獵生活。

圖2.台中縣清水鎮牛罵頭遺址遠景

圖3.清水牛罵頭遺址採集的陶片

四、營埔文化(距今4000~2000年)

 營埔文化遺址分布的範圍在中部自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陸延伸(圖4)。代表的遺址有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神岡鄉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鄉水底寮、七份、矮山坪。在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和頭份鎮後庄里北面的台地上,曾採集到類似中部營埔遺址及北部芝山巖文化的陶器、石器。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圖5)。典型的陶器以灰黑陶為主,紅褐色陶次之;兩者均含砂,有手製及輪製兩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少量的磨光黑陶。

 在灰黑陶的口緣及腹部外側常見有壓印的凹弦紋、羽狀紋及圈點紋。可以復原的器形有侈口的陶罐、缽、器蓋,也有圈足及鼎足。石器出現的頻率很高,器類比前期(牛罵頭)的較複雜,主要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簇、矛頭及網墜等。在典型的營埔村曾發現過幾件磨製而成的巴圖型石器及石製和陶製的環。最近由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重新發掘,發現了不少古代灰坑。

 由營埔出土的陶片上的稻穀印痕可推測當時農業也繼北部之後傳入中部地區,而漁獵在居民的謀生生計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圖4.台中縣營埔遺址及發掘現場

圖5.營埔遺址出土陶片及石器

五、番仔園文化(距今2000~400年)

 中部地區在公元前後正式脫離了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這可由在代表這段文化期的典型遺址中出現了鐵刀獲得證明。這期文化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大肚山台地,向北可延伸至苗栗南部的丘陵地區,典型的遺址在大甲鎮的番仔園(圖6)。此外,在外埔鄉麻頭路,清水、鹿寮、龍井鄉山腳、龍泉村以及台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也找到這層文化遺物。

 民國24年,日人丹桂之曾在苑裡溪發現苑裡坑遺址。在這處屬於貝塚的遺址中也發現了小鐵刀,推測屬於番仔園文化。盛清沂先生於民國52年重新調查該遺址,改名為瓦窯遺址。一共採集到28件石器,85件褐色手製罐型陶片、獸骨及貝殼。

 這層文化在中部常伴隨貝塚的出現。石器中以礫石石刀為主要類型,番仔園及龍泉村的遺址中都發現了鐵刀。陶器類型以黑灰陶為主,紅褐陶次之,並且首次出現少量陶質較硬、火候較高、表面磨光的黑陶。黑灰陶器的表面有刺點、壓印和刻劃的飾紋,最常見的是連續的刺點紋、波浪狀櫛紋及圈點紋。器物的形狀以侈口、鼓腹的罐及缽為主。同時,在番仔園、麻頭路及龍泉村發現了不少俯身葬(圖7)。

圖6.台中縣大甲鎮番仔園遺址遠景

圖7.番仔園遺址出土俯身葬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