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中部地區史前文化

文.圖/何傳坤

 研究台灣史前文化的學者為了分析的方便,將西海岸的考古文化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其中的中部地區,包括台中縣(市)、彰化縣(市)、雲林縣、南投縣、苗栗縣等。

 台灣的考古歷史緣起於西元1896年,日本學者栗野傳之丞在台北芝山巖發現遺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大約在1900年前後,日人鳥居龍藏及森丑之助首先進入中部山地做考古學及民族學的調查。從日本占據台灣初期到民國30年左右,日本學者的工作大半集中在大甲溪中、上游的台地及山地地區,而且研究的方法只限於考古調查及地表採集。自民國34年,日人金關丈夫及國分直一(1949)在沿著大肚山台地西邊及北岸調查時發現了史前遺址並且進行試掘,收穫很多,其中尤以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黑陶遺物,顯示出台灣史前文化與大陸史前文化的關係密切。

 民國34年王源博首先發現了台中縣水尾溪北岸的大甲東遺址,民國36至38年間由台灣大學宋文薰、劉斌雄等教授陸續在大甲台地附近發現了平頂、新厝子、大甲東、嶺仔頂、火葬場、水源第、麻頭路、崩山、舊社、枋寮等十處考古遺址。劉茂源先生曾在麻頭路遺址進行試掘,發現了豐富的文化遺物及貝塚。大甲中學的孫家驤老師在水尾溪北岸遺址的黑色陶片地層之下找到紅色陶片。宋文薰教授也因而在火葬場遺址辨認出大甲地區有三種不同的文化層互相重疊的現象。為了確定各文化層彼此間的早晚關係,民國43年,石璋如教授等在水源地、麻頭路遺址進行試掘,不但發現豐富的史前遺物,並且在麻頭路遺址首次發現兩具以俯臥姿勢下葬的屍骨。從此確定了大甲地區的史前文化層是由繩紋陶文化開始,之後依次為大甲台地第一黑陶文化、大甲台地第二黑陶文化及漢文化。

 民國44年,劉斌雄先生在調查清水鎮牛罵頭遺址時,分別從由表面採集的遺物及地層深入研究,進而提出該址有繩紋陶文化、大甲台地第一、第二黑陶文化及漢文化四個文化層。同年,台灣大學地質系林朝棨教授在大甲台地西北角鐵石占山山腳下番仔園發現了貝塚及俯身葬。經過石璋如及宋文薰教授前後三次的試掘,共計發現了24具俯身葬及大量的石器、陶片及鐵器的資料。鐵器的出現也證實了番仔園文化已進入台灣金石並用的鐵器時代。

 民國53年,宋文薰及張光直兩位教授合作,在大肚溪旁的營埔遺址大規模地進行試掘。這次的試掘工作最大收穫是發現了印在陶片上的稻穀遺痕,因而證實稻米已經傳入台灣。自營埔的發掘到民國61年推展的「台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又稱濁大計畫)之前,中部的史前考古研究重心偏重在利用碳14測年法來確定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層序。

 民國61年7月開始進行的濁大計畫,運用科際整合的方法來研究中部大肚、濁水兩大溪流的古時候以及現在的居民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共生的關係。結果,在大肚山台地西側及大甲溪南側共發現16個遺址。另外,在烏溪河谷又發現了16個新的史前遺址,並對其中的5個進行正式的發掘。學者們根據整個計畫所獲得的豐富文化遺物及由碳14測年法所得的資料對中部史前文化的年代次序做了一次徹底的討論及修正。現在,我們就根據修正後的史前文化年代表,簡單地將各文化的時空分布及其文化內涵作個介紹。

一、網形文化(距今40000年)

 近幾年來,劉益昌先生在台中縣的新社盆地斜坡發現了尚有爭議性的原型手斧、偏鋒爍石砍器、石片器等零散舊石器。他也在大安溪支流景山溪的中游網形遺址中找到形式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砍器、刮削器、尖器等打製石器。更新世晚期(大約距今40000~10000年前)地層在台中縣北部分布廣泛,極有可能出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這也可能是中部地區最早且未經證實的文化層。

二、大坌坑文化(距今7000~5000年)

 這是代表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已發現的遺址以台北八里大坌坑為代表。中部地區的清水鎮牛罵頭遺址(圖2)下層及彰化市牛埔都有大坌坑式的陶器出土。這種陶器的腹部印有繩紋,器形有缽與罐(圖1)。石器的類型不多,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簇及有槽石棒。張光直教授根據這些推斷當時的先民已經從事漁、獵、採集的生活,而且有可能已有初級的種植根莖農業。

圖1.北部大坌坑粗繩紋陶(1~3);清水牛罵頭遺址採集大坌坑式粗繩紋陶(4~7)。
至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