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鍾坤煒、何恭算
發行人李家維
出版日期200402
類別科學文摘
篇名認識寶石之美(下)中華民族玉石文化的代表-翡翠與軟玉
刊名館訊
195
版次6
主題岩石礦物
關鍵字地質
摘要 翡翠(或稱硬玉)和軟玉自古以來在中華民族的寶石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們質地細膩、光澤油亮、溫潤典雅,而且帶有獨特的個性與靈氣,長久以來一直深受國人的喜愛。中國的「玉」可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硬玉為含鈉鋁的矽酸鹽礦物;軟玉專指由透閃石和陽起石等礦物所組成的玉石。在古代的玉石製品,特別是軟玉雕刻品,因其獨特的東方文化特色,被譽為「東方藝術」;而雕工精緻的翡翠,更有「乾隆玉」的美稱,中國玉石藝術的魅力可見一斑。

翡翠(Jadeite)

 顏色豔綠飽和的寶石級翡翠,素有「玉石之王」(圖1)的美稱,它的化學成分為NaAl(Si2O6),是一種含有鈉和鋁的矽酸鹽礦物,屬於單斜晶系,翡翠很少成單一柱狀晶體存在,通常以細晶交織聚合,即礦物顆粒彼此間呈緊密鑲嵌狀態,形成緻密的塊狀體,所以韌性很好,但透明度就不如其他單晶的寶石。通常呈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7,比重3.24~3.43。質純的硬玉為無色或呈白色,含雜質者會有綠、藍綠、紅、橙、褐、灰、黑及淡紫色等,屬於多色的一種玉石(圖2)。顏色的產生,一般認為與其所含雜質的種類和性質有關,也就是說礦物中往往受到微量呈色離子的影響,而決定了硬玉的色澤,如含鉻、鎳呈翠綠色;含鐵呈紅色;若含錳則會呈紫色(圖3)。
全文Full Text
系統號NO000001582

May 10 2024 17:17:25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