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卓展毅;詹美鈴 |
出版日期 | 2020 |
著作名稱 | 臺灣產Gnezdilovius 屬圓飛蝨之分類修訂與中國Neognezdilovius 新屬之建 立
=Review of the genus Gnezdilovius (Hemiptera: Issidae) of Taiwan, with a new genus Neognezdilovius from China
|
會議論文集 | 第四十一屆台灣昆蟲學會年會 |
頁數 | 1 |
會議名稱 | 第四十一屆台灣昆蟲學 |
會議地點 | 台北 |
會議日期 | 20201017 |
主辦單位 | 台灣昆蟲學會 |
國際性會議 | N |
主題 | 動物 |
關鍵字 | 圓飛蝨科; Gnezdilovius; 分類學; 新種; 台灣 |
摘要 | Gnezdilovius 屬是Meng 等人於2017 年進行Gergithus 屬的修訂時所創立,其中有40 種 Gergithus 屬種類被轉移至本屬,同年,Gnezdilov 檢查Gnezdilovius 屬大部分種類雄性 生殖器,發現此類群為多系群,再將13 種分別轉移至Epyphemisphaerius、Ishiharanus、 Maculergithus,及Ceratogergithus 中。目前本屬所涵含括之27 個物種主要分布於舊北 區和東洋區,其中有17 種分布於台灣。本研究透過文獻、模式標本與一般標本的檢視, 進行臺灣Gezdilovius 屬物種的分類修訂。透過文獻的檢視、標本的解剖與形態比對,我們釐清並確認臺灣共17 種Gnezdilovius 屬 物種並提供本屬名錄。我們確認Hemisphaerius delectabilis 應轉移至Gnezdilovius 屬, 且與Gn. lineatus 互為同物異名,基於學名優先性而將Gn. lineatus 列為本種之異名。我 們也發現與Gn. delectabilis 相似之新種Gn. paradelectabilis sp. nov.,並呈現Gn. delectabilis 形態多型性與兩種潛在寄主植物Pollia secundiflora 和Pellionia scabra。此 外,亦提出Gn. robustus hoozanensis 應被視為種內變異而非亞種,及Gn. variabilis 的分 類地位和在臺灣的分布紀錄需要進一步釐清等建議,並確認Gn. taiwanensis 應轉移至 Euhemisphaerius 屬。本研究同時修正Gn. variabilis、Gn. delectabilis、Gn. tessellatus、 Gn. formosanus、Gn. longulus 及Gn. flaviguttatus 原有之分布紀錄。在檢視文獻過程中 亦發現中國產之Gn. rugiformis 與Gnezdilovius 屬其他成員在形態有很大差異,因而建 立一新屬Neognezdilovius,且將本種移入。部份Gnezdilovius 屬種類因原始文獻形態描 述資訊不足或標本尚未取得,而無法進行物種確認,未來須更進一步檢視模式標本或累 積更多標本後再進行釐清。 |
全文 | ![Full Text]() |
系統號 | NO0000058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