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董國安
出版日期2007
著作名稱中國大陸西北地區中-南祁連地塊及南北鄰區地質年代、岩漿活動和親緣性研究
Geochronology, magmatism, and tectonic affinity
of the Central-South Qilian Block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in
NW China
出版者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Depatment of Earth Science
摘要中-南祁連地塊是在中國大陸西北的一個地質構造單元,其與相鄰的華北、楊子和柴達木地塊的親緣關係,是解釋中亞地區在元古代地體演化的重要關鍵。為了解中-南祁連地塊及其鄰區地塊之間的相互關係,本研究分析中-南祁連地塊及南北鄰區(達肯大坂群及龍首山群)47 件基盤岩標本之主要、微量元素及鍶、釹同位素,並挑選其中11 件具代表性岩石標本,以SHRIMP 方法測定岩石中所含鋯石顆粒的U-Pb年齡。
釹同位素及 SHRIMP 分析結果顯示中-南祁連地塊及南鄰區(達肯大坂群)兩地之基盤岩之副片麻岩碎屑鋯石年齡頻譜相似,廣泛分佈於元古代,少部分為太古代,而且在釹同位素模式年齡具有相同特徵,屬同一地塊。北鄰區(龍首山群)除二件標本(SD1-2A、SD1-5A)具較老的模式年齡外,大部分標本與中-南祁連地塊基盤岩的模式年齡相似,暗示龍首山群並不屬於華北地塊的一部分,而是中-南祁連地塊真正下部基底,而在加里東造山作用時推覆到阿拉善地塊。中-南祁連地塊及南北鄰區(達肯大坂群及龍首山群),三者在新元古代時屬同一地塊-泛“中-南祁連地塊"。
四件正片麻岩岩漿鋯石年代為 930±8Ma、918±14Ma、895±34Ma 和790±12Ma,分別代表兩次岩漿活動的年代,可與揚子地塊新元古代晉寧運動早晚兩期的岩漿活動對比。
本研究和前人的資料共同表明,中-南祁連地塊前寒武紀基底岩石的碎屑鋯石年代廣泛分佈在元古代,明顯與華北地塊在新–中元古代時為一穩定地台有所不同,而與揚子地塊前寒武紀基底岩石的年齡頻譜相似。再加上新元古代快速的大陸地殼的再造作用、地層學及古生物生態等五項證據,推論中-南祁連地塊並非由華北地塊裂解出來再拼貼回去,而是與揚子地塊有較強的親緣性,在新元古代時同屬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大約在震旦紀末從岡瓦納大陸裂解出來,形成當時原特提斯大洋中的陸塊,並于早古生代時隨古祁連洋的閉合,與阿拉善地塊聚合形成北祁連褶皺帶。因此,認為古祁連洋其實就是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北祁連蛇綠岩屬原特提斯蛇綠岩。此外,早古生代時祁連地塊發生明顯的大陸再活化作用,此作用與柴北緣大陸板塊的深俯衝作用有關。
全文Full Text
系統號NO000001578

Oct 17 2023 15:24:22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