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陳彥君 |
出版日期 | 20240418 |
著作名稱 | 鐵器時代滅絕的臺灣哺乳動物及其代表的環境變遷
|
會議論文集 | 2024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考古學中的動物群相論文集 |
會議名稱 | 2024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考古學中的動物群相 |
會議日期 | 20240418 |
主辦單位 |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 |
國際性會議 | Y |
主題 | 考古;動物 |
關鍵字 | 台灣;鐵器時代;獐;狗獾;東方田鼠;濕地;考古;環境變遷; |
摘要 | 根據歷史記錄,全球過去 500 年來至少有 800 種島嶼物種滅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動物在史前時期第一批人類抵達島嶼後即相繼滅絕,歷史未及記載,經化石與考古領域研究予以揭露後始為世人所知。歷史時期的臺灣也發生過動物的滅絕,已知的哺乳動物當中就有梅花鹿(鹿科)、水獺(貂科)、雲豹(貓科)等3種,在1960-1980年代經濟奇蹟時期滅絕,這一波滅絕距今約僅50年,尚有相關文獻或標本紀錄可考證。而我們的研究發現其實數百年前的台灣也曾經發生動物史前滅絕事件,在對全台多處遺址進行的調查與研究中,發現了3種已滅絕的台灣哺乳類動物新紀錄種,分別是偶蹄目鹿科的獐 (Artiodactyla, Cervidae, Hydropotis inermis)、食肉目貂科的狗獾(亞洲獾) (Carnivora, Mustelidae, Meles leucurus),以及囓齒目倉鼠科的東方田鼠(Rodentia, Cricetidae, Microtus fortis),它們主要分布於亞洲大陸東部平原。獐為小型鹿,較山羌稍大,棲息於水草豐盛的水岸平原,以低矮開闊草原為家,主食草本植物嫩葉,善游泳,能游海數公里往返陸地與沙洲離島之間。東方田鼠又稱沼澤田鼠,體重約50-100公克,棲息於河岸與湖濱的潮濕草澤地環境,掘穴而居,善游泳,以水邊植物細嫩莖葉與種籽為食。狗獾為體重5-10公斤的家族性群居動物,棲息於平緩地帶的草原或疏林,在潮濕並富含有機質的深厚鬆軟土層挖掘複雜的、世代繼承的地下通道系統居住,並以土中多樣的小動物或植物為食,尤其嗜食蚯蚓。研究資料顯示3種動物的遺留出土的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已知獐遺留在台灣北中南和東部都有出土,狗獾遺留目前見於北中南部遺址,東部尚未見報導。獐和狗獾的肉與皮毛均可利用,在遺址中穩定的出現,代表它們是先民熟悉的動物資源。東方田鼠出土數量稀少,可能非屬資源物種,而是緊鄰遺址旁邊生活的環境物種,遺留發現於台中鹿寮、南勢坑、龍泉,彰化福興菜園角,以及台南西寮、石橋、南科五間厝南等遺址,而這些遺址也大多有獐與狗獾遺留出土,顯示3種動物能夠共域生活。 動物的習性與棲地偏好是研究遺址周邊古環境的重要指標,3種絕種動物皆偏好棲息於濕潤的環境,獐與東方田鼠更是典型的草澤溼地物種,因此我們可依3種動物的習性來推測有遺留出土的遺址周邊古環境應為近溪流、湖沼,草澤溼地發達,多草原與疏林,土壤層深厚且潮濕肥沃富含蚯蚓等土壤動物的環境,且應有相當大的面積才足以提供獐與狗獾的生活領域。而另一方面,古代溼地或沃土環境受到氣候變化因素或人為開發因素增加或減少,可能影響當中棲息的動物族群存活,故可從遺址當中指標物種出現的層位年代與數量消長來判讀當地的環境變化。例如南科五間厝南遺址當中,東方田鼠遺留出現在大湖文化層,卻完全不見於同一遺址的蔦松文化層,推測遺址環境在兩個時期完全不同,周邊的濕地環境到了蔦松文化期已經完全消失,而消失的原因是肇因於氣候、地理或人類開發活動則需蒐集更多資料來探討印證。根據現有資料,東方田鼠最晚大約400年前還存活於中部沿海地區,而獐與狗獾除了參考出土遺址年代,亦有歷史時期古地方志相關描述記載可對照印證,推測它們完全滅絕時間很可能距今僅200 -300年。遺址紀錄顯示3種動物與台灣史前人群共存數千年之久,代表適合的棲地環境雖或許有所縮減但持續存在,也顯示整體而言史前人群的生存發展尚未造成台灣生態環境劇烈變化。而到了歷史時期前後,台灣進入殖民時代,人口激增開發加劇,不但有受捕獵壓力的獐與狗獾走入滅絕,無捕獵壓力的東方田鼠也消失無蹤,由於歷史時期的殖民經濟引發人類對環境的全面開發,推測此時期環境變遷快速,草澤濕地消失,沃土平原也為農田與聚落取代,棲息地全面喪失是造成3種動物幾乎同時滅絕的主要原因。 |
系統號 | NO0000072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