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李作婷 |
出版日期 | 20240830 |
著作名稱 | 白沙屯遺址矽酸體分析與新石器中期稻種多樣性/ Phytolith Analysis at Paishatun Site and Diversity of Rice in the Mid-Neolithic Period
|
會議名稱 | 2024臺灣考古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
會議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 |
會議日期 | 20240830 |
主辦單位 | 臺灣考古學會 |
國際性會議 | N |
主題 | 考古 |
關鍵字 | 矽酸體、白沙屯遺址,史前稻種 |
摘要 | 本研究是利用植物矽酸體分析,復原白沙屯遺址史前時代植物微環境的演變,探討遺址內新石器時代史前人群對植物性資源利用情形,進一步推測當時人類活動與植物環境間的關係。我們已知北部有多處史前遺址已出土過碳化米和小米等大型植物遺留,矽酸體和澱粉粒的微型植物遺留也有新發現。然而西北部地區,目前仍未有相關資料發表,加上本次發掘當中並未出土任何大型植物遺留,因此植物微型遺留提供的訊息,也就相對的重要許多。 希望透過本研究,讓我們了解更多臺灣史前生活的細節,甚至能獲得一個區域或一個時期文化形成與變遷的關鍵訊息。這對於今後,要具體復原史前文化史的多元樣貌是不可或缺的。 分析樣本來源為白沙屯遺址的土壤,該遺址在111年由清華大學邱鴻霖博士帶領的清大考古隊進行搶救發掘。筆者於111年8月及9月遺址發掘期間,前往採集取樣。採樣的目的是要復原白沙屯遺址的史前植被環境變化,以及了解西北部新石器時代晚期榖類作物的利用情形。因此土壤樣本選擇了P75及P38兩個探坑,為一般生活面的堆積,無特殊現象或灰坑。 矽酸體分析結果,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所見,推測白沙屯遺址的古環境大致以鄰近濕地的常綠闊葉林及林下芒草的環境。從矽酸體組成圖譜上,可以看到以反映乾燥環境為主的芒屬植物矽酸體,伴隨樟科、木蘭科或殼斗科的闊葉林木矽酸體出現,並且在主要文化層的前後階段都有增長的趨勢。 整體來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3100-2800年階段,白沙屯史前人的聚落在此發展最盛。聚落內除了帶回栽種的稻米,也在聚落內脫穀食用。史前聚落可能有使用蘆竹作為茅屋的屋頂,根據民族誌記載,蘆竹是常被使用在家屋屋頂的覆材。另外,建材方面可能也使用了竹子,甚至在聚落周圍也栽植竹林。因為聚落內清理過地表,大型禾草、黍族和林木被移除,聚落內僅有狗牙根這類小型禾草生長。周圍仍鄰近濕地,有蘆葦生長,也許和今日的天然埤塘景象類似,只是人群選擇在較高處居住。 另外,本次透過栽培稻扇形矽酸體的形狀判別分析統計,初步得到此時期的稻種有熱帶稉稻,也就是「爪哇稻」。根據碳化米粒形研究結果,熱帶稉稻至少在距今700-500年前才出現,以中部番仔園文化晚期南勢坑遺址為代表。反觀新石器晚期其他遺址,例如西南部的大湖文化,碳化米粒形分析則是以稉型稻為主 (王映皓等2006)。熱帶稉稻型古稻被認為是從鐵器時代接觸新一波東南亞文化後才伴隨傳來。本次分析得知在距今3500年前西北部的圓山文化就已經有熱帶稉稻出現的話,無疑是對於史前稉稻的演化和傳播的另一個重要資訊。過去筆者曾在東部新石器晚期麒麟文化的膽曼遺址,同樣從矽酸體形狀判別得到判別值為熱帶稉稻的數據(李作婷2010)。今後,對於史前稻種的演變與發展,新石器時代晚期應該是一個關鍵階段。 |
系統號 | NO000007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