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廖紫均 |
出版日期 | 2019 |
已接受 | 2019 |
著作名稱 | 鐵觀音的茶味--從安溪到台灣
|
專書名稱 | 2019 闽台文化发展报告(茶文化卷) |
主編 | 林義斌教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
出版者 | 廈門大學 |
出版地 | 廈門 |
主題 | 民族 |
關鍵字 | 茶味、安溪、木柵、鐵觀音 |
摘要 | 本文以鐵觀音的原產地安溪,對照台灣以鐵觀音聞名的木柵,探討雙方對茶味的認定差異,以及各自發展出的變遷與多元的風貌。兩個相距甚遠的產地,因早期移民與歷史的發展,使現今二者持續的牽動,台灣的木柵從安溪傳得鐵觀音的製法,在台海相隔下維持重發酵重烘焙的茶味,然而在高山茶風氣興起後有逐漸走向發酵度比較輕的趨勢;而在起源地的安溪歷經文革的洗禮與切割,加上改革開放後的台茶與台商進入,台灣高山茶帶入的高價,以及台灣茶商引進的科技技術,影響安溪的茶味著重在發酵度比較輕的取向。而台灣的木柵在外來茶進入後,製茶後繼無力,也相繼發生安溪鐵觀音進入木柵鐵觀音的比賽場域。 看似平行發展的兩地,在歷史的過程中互相交錯,共構出當代的鐵觀音茶味。本文以為台灣的木柵提出正欉,而安溪提出正味,二者都試圖闡述自己為正宗的觀音韻,二者的概念不同,但都指向要塑造自身為純正正統的意涵。本文希望透過歷史的過程,來探討這兩者的關係,以及各自茶味的演繹與變遷。 |
計畫主持人 | 林義斌教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
計畫委託單位 | 廈門大學委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
計畫名稱 | 2019閩台文化報告書-茶文化篇 |
系統號 | NO00000537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