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楊宗愈 |
![]() |
![]() |
圖1.彩色豆馬勃的外觀 | 圖2.切開來看,裡面有許多豆粒狀的小包。 |
文/王也珍.圖/周文能 在植物園低海拔植物區的地上看到一個個突起的、土色的小球,外面有一層薄皮,弄開來裡面都是黃褐色的黏液和粉末,會沾得滿手都是褐色,很難洗乾淨,這就是彩色豆馬勃,又稱作豆包菌(圖1、2 )。 別看它土土的,一副不起眼的模樣,這可是世界知名,有多種用途的菌類。早在西元前,地中海沿岸的人們就會利用它作為衣物的染料,它的種名tinctorius,就是可作為染料的意思。中國的民間藥用是將它的孢子粉敷在傷口上,以消腫、止血。 到了近代,真菌學者發現它會和多種樹木共生在一起,形成菌根,特別是在高溫、貧脊的環境中,可幫助樹木吸收營養以促進生長,因此在造林時常先將苗木接種此菌後,再移植到山區,以增加樹苗的存活率。 接著來仔細描述彩色豆馬勃的特徵: 它的子實體球形至扁球形,寬2~10公分,基部縮小成柄狀,黃褐色至暗褐色,包被薄膜光滑。內部由產孢組織聚成豆粒大小的小包,埋藏在黑褐色膠質中,小包直徑0.1~0.5公分,內含孢子,成熟時從頂端往下小包壁漸破裂,裡面的孢子變成褐色粉末飛散出去,留下柄狀的基部。孢子在顯微鏡下看是球形,有刺,8~12微米,褐色,有短柄。 彩色豆馬勃常和松科與殼斗科的植物形成菌根,在植物園裡發現它的附近長有青剛櫟,可能這就是和彩色豆馬勃形成菌根的樹木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