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鄒族的外型特徵

 文/何傳坤.圖/陳玉苹

前 言
  
  最早從事阿里山鄒族體質人類學調查的學者為日人松村瞭及宮內悅藏。深入調查鄒族人體測量及形態觀察由前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學教室主任金關丈夫主持,其研究成果雖未正式發表,部分資料由前台大解剖系余錦泉教授(1952)重新整理後,以簡報方式發表。他指出阿里山鄒族之外型特徵與台灣原住民其他八族相比,屬高身、長頭及狹鼻型。

  1963~1964年哈佛大學翟正剛(Chai Chen-kang)教授利用休假年到台灣從事台灣原住民體質人類學研究(雅美族除外)。其調查方法與日本學者最大的差別是在形態觀測及人體測量方法之外,又增加了PTC(Phenylthiourea)味覺試驗、血壓、手紋、智力等測項(1968)。這項研究是首次採用整合遺傳學及體質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台灣原住民的類緣關係。自1991年開始,為了進一步瞭解台灣原住民族群、亞群間的血緣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推展「東南亞土著文化與血緣關係」主題計畫,採集原住民及平埔族的血液,1996年提出總報告。以下將綜合上述兩項研究的初步成果來說明鄒族外在的體質特徵和遺傳種群演變與阿里山地區史前文化之間的關係。

外型觀測及人體測量
  
  余錦泉自金關教授之調查書中,選出比較重要的11測項及7種指出分析後,提出阿里山鄒族之體質特徵如下:

 1. 男性之體高按馬丁之分類係屬於「稍矮」。除台灣東部平地之原住民阿美族具有比較的高身(163cm左右)之外,一般之原住民均屬於馬丁之「矮」,約在156~160cm之範圍內,從未見鄒族之身高達161.3cm者。因此鄒族在「山地原住民」中可謂體高居冠。
 2. 頭部之計測,頭長及頭寬均屬「中等大」,兩顴外寬屬「寬」,面高為「低」,鼻高為「中等高」,鼻寬則屬「狹」。
 3. 女性僅鼻高小於男性,屬於「矮」,其他均與男性相同。由指數值來看,無兩性差異。
 4. 兩性均為近於長頭(dolichokephal)之中形頭(mesokephal),高頭(hypsikephal),短型(或寬型)顏面(eurypos),並呈近於中形鼻(mesorrhin)之狹(或高)鼻(leptorrihin)。就頭形而言,台灣原住民一般多呈中型頭(部分南部排灣族及雅美族為短頭),雖同屬於中型頭,但阿美族之數值較低,具有長頭之趨勢,相當特殊。鄒族亦有長頭之傾向。換言之,鄒族於台灣原住民中,最傾向於長頭。此點與身材高可說是該族最顯著的體質特徵。

  松村曾測量阿里山鄒族男子41名,其研究結果:體高為162.29cm,頭形指數77.01,鼻形指數76.77。前二項很接近金關教授之測值,惟鼻形指數稍有不同。如根據松村之數值,鄒族之鼻形並非為狹鼻而屬中型鼻。根據松村(1929)之調查,台灣北部及中部之原住民多屬於中型鼻,南部之排灣族之一部分、阿美族及雅美族則屬寬(或低)鼻,其指數值呈現由北向南變高之趨勢。其中阿美族的低鼻現象,與一般台灣原住民有所不同。鄒族雖屬中型鼻,在「山地之原住民」中屬狹鼻;阿里山鄒族與台灣高地之原住民相比,其體質特徵可說是「高身」、 「長頭」、「狹鼻」(圖1)。

  鄒族文化方面可分為數個系統(群),而於體質上特徵,如宮內(1939)指出可分為南北兩群,阿里山鄒族即相當於北部鄒族,並非指整個鄒族。由於歷年來的體質人類學研究的採樣並未指出檢體之社屬,因此目前尚難證實上述說法。

表2 鄒族與台灣原住民七族女性生物親疏距離(資料來源:Chai, 1968 )
圖3. 台灣原住民族群HLA多態性頻率分布類緣關係(取材自Chen, 1996)
鄒族的生物類緣、語言及文化關係
  
  根據翟先生對台灣原住民生物親緣距離(Mahalanobis D2)統計分析指出,布農族雖與鄒族(特別是北鄒)相鄰,但是相互之間的親緣關係(男性為9.3;女性為8.1)還不如卑南、魯凱、排灣族為密切(圖2;表1、2)。Feng(1993)根據九族間7組紅血球酵素基因頻率分布類緣關係獲致同樣的結論。最近,陳叔倬(1996)利用原住民HLA(人類組織抗原)資料分析的類緣關係結果指出:鄒族達邦部落首先群聚於布農族亞群之中(圖3)。這種近距離的群聚,他認為可能與地緣及文化淵源有強烈的相關性。上述兩項研究結果有些出入。以下再從體質特徵、語言及史前文化來綜合討論鄒族的生物文化史。

  現代鄒語群的地理分布在曾文溪、楠梓仙溪、荖濃溪等三條河流的中上游。李壬癸(1997)推測該語群最早可能沿這幾條河下移。自語言研究的觀點,北鄒和南鄒關係雖然密切,但相去甚遠,這點與翟氏結論相符。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之山地,瘧蚊無法孳生,而無瘧疾流行。台灣原住民分布區域,依據1929年的調查,分布在1000公尺以上的人口僅有23%。住在山地的原住民,大部分的聚落建在1000公尺以下山麓溪澗地帶。1933年高山族瘧疾死亡率占13.63%,其中布農族與鄒族二族卻高達25%(王人英,1967)。這可能與兩族聚落往山下移居有關。

  翟(1967)做過台灣原住民八族的身體測量之後,發現布農族的胸圍居各族之冠,鄒族居次。他認為這與布農族的天擇有關,而且布農族的Tarunas社曾住在標高2306公尺處;鄒族24個社分布於1000~1500公尺處。若布農族特別重視小米的傳統,致力於向較高較冷處尋覓適宜種粟的土地,而捨可栽培其他作物之較低處溪谷地,這是否與布農族祖先原居高地有關。和布農族混居的北鄒,他們的傳說中也言及始源地為玉山。自玉山下遷後,選在曾文溪下游定居,方言屬Iimuca特富野、達邦範圍之內。後來部分人向北遷至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部落。其中一部分人移至和社以西的Iimuca。這也造成北鄒語族內部方言之差異較小,也就是分化時間較晚。依李壬癸的推測約在一、二百年之內,顯然在久美地區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與上述語言分化年代相銜接。

  住在高處不勝寒的布農族顯然為了克服居高缺氧(Hypoxia)的生理適應而演變成胸圍變大的現象。令人吃驚的是,和布農相鄰或混居的鄒族,其胸圍不但比布農族為小,而且還低於同樣居於高地的泰雅、賽夏及排灣族。這是否隱含著布農族定居高地的時間較他族為早而且久遠。這就牽涉到鄒族與布農族的歷史關係。考古學資料顯示,在久美及鄒族舊社發現的陶片有二類,其中有代表鄒族的素面陶和布農族的幾何圖紋陶。其中鄒族的素面陶年代約為1000年(如久美的上遺址pakiana);布農族的幾何圖紋陶的年代為800年左右(如久美的下遺址tatapanzo)。這兩個族群在1000年前就互動過。一般而言,地表採集的史前陶片與現今族群難以證明有直接的關連。上述兩個年代的先後關係似乎也暗指阿里山鄒族與布農族除了在語言及文化上關係密切,但在體質上卻呈現一些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基本原因可能是高山適應及史前文化自低地往高地移墾有關。黃應貴(1986)指出台灣原住民的社會類型有兩種:平權及階級。布農族屬前者;鄒族屬後者。布農族因較早適應高地而演變的大胸圍以及平權社會組織是移墾的社會文化適應,這項推論值得未來根據新資料來驗證。

表1. 鄒族與台灣原住民七族男性生物親疏距離(Mahalanobis D2)

Atayal
Saisiat
Bunun
Tsou
Paiwan
Rukai
Puyuma
Ami
Atayal
 
3.9
3.9
3.0
3.9
3.8
4.3
6.2
Saisiat
   
5.7
4.3
5.5
9.0
6.7
8.6
Bunun
     
9.3
7.1
9.1
9.6
10.0
Tsou
       
6.4
6.6
5.3
6.1
Paiwan
         
1.1
3.2
9.0
Rukai
         
2.5
7.1
Puyuma
             
4.6
Average
4.2
6.3
7.8
5.9
5.2
5.6
5.2
7.4

(資料來源:Chai, 1968)

表2 鄒族與台灣原住民七族女性生物親疏距離(Mahalanobis D2 )

Atayal
Saisiat
Bunun
Tsou
Paiwan
Rukai
Puyuma
Ami
Atayal
 
3.2
3.9
2.3
3.6
4.1
3.3
5.6
Saisiat
   
6.3
7.0
8.6
9.4
7.7
9.4
Bunun
     
8.1
8.1
8.8
8.6
16.0
Tsou
       
5.0
4.8
3.7
5.3
Paiwan
         
0.5a
1.3
6.9
Rukai
         
0.8a
5.4
Puyuma
             
3.6
Average
3.7
7.7
8.5
5.2
4.9
4.8
3.6
7.5

a 表示「不明顯」。(資料來源:Chai,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