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志隆

 

1. 太空電池(圖1)

當你按下按鈕之後,你會看到玻璃瓶裡面出現了許多泡泡,這是因為我們正在通電把水「電解」。每一組的兩個玻璃瓶中,有一個會出現氫氣泡泡,另一個則出現氧氣泡泡,這些泡泡就是我們要用來發電的燃料。

當電解的時候,我們把水分子分解成為氫氣和氧氣,能量從電能轉換成儲存在這兩種氣體中的化學能,這就是在替電池「充電」。當我們停止充電時,這兩種氣體會像展示面板上所介紹的一樣,又回到溶液中合成水分子,這時候它們會把能量釋放出來,於是我們就有電可以用了。

圖1.「太空電池」展場一景

很多人因為這種電池反應後只會產生水,所以認為它是無污染的能源。其實,製造氫燃料的能源還是得來自傳統的發電方式,所以使用這種電池並沒有減少污染,只是把污染轉嫁到別的地方罷了。這種電池由於成本太高和燃料保存的安全問題,所以目前只有在太空船等條件非常嚴苛的環境才用得起這種電池。

2. 說你愛我吧(圖2)

你喜歡唱歌嗎?那你唱歌好不好聽呢?別誤會,我不是卡拉OK的評分機,我只是真實的把你的聲音顯示出來而已。

在這個展示底下的面板上有兩個按鈕,如果你選擇「電子琴」,那你可以在電子琴上彈奏出美妙的音樂。不過,我們這裡不是音樂比賽,而是要讓你看到各種不同聲音的「波」。當你彈出某個音的時候,你可以在畫面上看到這個音的「波長」和「波形」,不同聲音顯示的「波」會不太一樣。而且,你還可以比較聲音大跟聲音小的時候,「振幅」有什麼不一樣?

圖2.「說你愛我吧」展場一景

你也可以選擇按下「麥克風」這個按鈕。然後請你對著前面的麥克風,輕輕的說:「我愛你」,這時候我們的模型會被你的深情所感動,於是你會看到畫面上的波紋產生一陣顫抖,這就是你聲音的波形。如果你喜歡的話,也可以對著麥克風唱歌,看看你的歌聲會是什麼樣子。

3. 盪鞦韆(圖3)

你有沒有玩過盪鞦韆?是不是每次盪下來的時候,都要更用力一點才能越盪越高?展示中的這位小朋友想要玩盪鞦韆,你能不能幫他推一把,讓他不但可以越盪越高,還可以在上面翻筋斗?那你要怎麼樣才能讓他越盪越高呢?

這位小朋友坐的鞦韆下面裝了一塊磁鐵,桌上有個「通電」的按鈕。每次按鈕的時候,通電的電磁鐵就會對鞦韆上的磁鐵產生推力。但是,這可不是隨便按就有用的喔!你一定要抓住鞦韆快到最低點的時機,很快的按一下通電按鈕讓它加速。太早按的話會變成減速,太晚按的話又沒有效果。掌握住這些「撇步」之後,你就可以讓圖上的小朋友不斷的在上面翻筋斗了。

圖3.「盪鞦韆」展場一景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