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物體之組織細胞的增殖在正常生理狀態時受生長因子所控制,生長因子通過一系列細胞的信息傳遞路徑告知細胞何時進行分裂增生。由癌基因突變所形成的細胞卻失去了這一系列的調控機制,從而進行無限制的細胞異常增生及誘發癌症的形成。而研究結果顯示:形態及複雜程度差異極大的生物,如果蠅與人類,其細胞內機制,特別是信息傳遞路徑及其調控機制卻十分相似,因此,這一發現大大地鼓舞了科學家們利用低等的生物來研究複雜的生命現象。 文/顧世紅.圖/郭瑞玲 在簡訊157期中,我們簡要介紹了當科學家們從果蠅的遺傳學研究中推斷出,致癌物可能是通過誘導生物體發生基因突變,從而誘發癌症。接下來,人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基因突變是如何導致癌症發生的?在生物體內受到癌症影響的基因原來之正常功能是什麼?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有必要先暸解一下正常生物體內細胞是如何控制細胞增殖及細胞是如何接受處理外來信息的。 細胞的增殖受生長因子所控制 當我們用培養皿培養某一生物體組織細胞時,如果培養液中只加入細胞正常代謝不可或缺的成份,如糖類、氨基酸及維生素等養分時,我們可以發現所培養的細胞只會一直靜靜地躺在培養皿底部,而不會發生細胞的生長增殖。但是如果在培養液中加入血清,細胞就開始進行分裂增殖,這是因為血清中含有生長因子的緣故。在正常的生物體組織中,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受細胞之外在因子所控制。正常細胞要增殖非有生長因子的刺激不可,細胞絕對不會因細胞本身的意願而生長,如果沒有生長因子的刺激作用,正常的細胞會脫離生長週期,進入一個靜止的或者稱為休眠的G0期,當有外來生長因子刺激時,細胞脫離G0期而進入一個新的生長週期。重要的生長因子有血小板衍生因子、生長激素及胰島素等。 那麼生長因子是如何作用於標細胞的呢?生長因子作用於標細胞時因其釋放與作用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如下幾類︰如果生長因子與標細胞在生物體內相隔的距離較遠,生長因子釋放後要經過血液循環輸送到特定的組織細胞,那麼這樣的系統我們稱為內分泌系統(圖1),其生長因子又可稱為激素;某些生長因子其發揮作用的地方是分泌細胞鄰近的其他細胞,那麼這樣的系統可稱為旁分泌系統(圖2);另有一類生長因子直接作用於分泌細胞本身,此系統稱為自體分泌系統(圖3)。
|
![]() |
至下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