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家蟋蟀也可能會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 你會過敏嗎? 什麼是過敏呢? 我們來看看一個很特別的例子。在美國,有一位先生47歲,他在1971年到密西根大學管理兩棲動物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內飼養了5千到1萬隻的青蛙,其中有些種類是以蟋蟀餵養,平均每週約需20萬隻的蟋蟀。蟋蟀雖飼養在箱內,但仍有很多會逃出,隱匿於建築物內。工作第三年,他開始經常打噴嚏和鼻塞,但只要幾天未到工作場所,症狀就緩和下來。而到了1977年初,他到工作場所20分鐘後眼睛開始會癢,但於離開30分鐘後症狀又消失,此時他只好開始使用抗組織胺來減輕鼻子和眼睛的毛病。1977年6月,他開始不斷地咳嗽,並開始有喘氣的感覺,只好使用各種的抗生素、止咳劑和抗組織胺來治療,但仍然覺得不舒服。工作期間他曾因身體不舒服而請假,他發現所有症狀都在請假後一週內完全消失,但只要又回到實驗室,他的症狀幾乎立刻開始再發生,且此種情形屢試不爽。後來即使他戴著口罩工作和利用各種藥物治療,氣喘症狀都無法控制,所以最後就辭職了,辭職後很明顯的症狀立刻有所改善,且能停用所有藥物。經實驗證實他的過敏的確是與職位有關,且極有可能是蟋蟀造成的。 所謂的過敏反應就是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接觸到過敏原(抗原)後,會使體內的免疫系統製造免疫球蛋白IgE抗體,並與巨大細胞結合。當人體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時,上述的巨大細胞就會釋放出組織胺等物質使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各種不同的過敏原會使人體的不同部位產生過敏反應,在皮膚方面,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及蕁痲疹等症狀;在呼吸道方面,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等症狀;而在消化道方面,則有急性腸胃炎等症狀。 談到過敏,大家一定會先想到可能是環境中的塵 會造成過敏的昆蟲,涵蓋的種類相當廣泛,其中有十二目昆蟲會引起過敏反應,包括衣魚、蟑螂、飛蝗、蝗蟲、蟋蟀、書蝨、蜉蝣、床蝨、蚜蟲、石蠶蛾、蛾、蝴蝶、象鼻蟲、擬步行蟲、鰹節蟲、蜜蜂、螞蟻、搖蚊、菇蚋、家蠅、蝶蠅、蚊子、果實蠅及麗蠅等均有報導會引起過敏反應。部分不同種的昆蟲間具有共同的過敏原,而有些昆蟲的過敏原則具有專一性。所以如果你碰到A、B、C三種昆蟲都會過敏時,可能表示你身上具有三種特異性IgE抗體 (A、B、C 三種均不同),或也可能是二種(如A、B具相同過敏原,C不同) 或一種IgE抗體,即A、B、C三種昆蟲具有相同的過敏原,此種情形稱為交叉反應現象。如果是後者,則表示你碰到A種昆蟲後,再接觸到B或C種昆蟲時,都有可能會引起你的過敏反應。 在所有昆蟲當中,以蟑螂方面的研究最多,因為針對過敏體質的人以皮膚試驗來測試蟑螂的過敏原時,得到陽性反應的結果比率僅次於塵 。光是一隻蟑螂身上就可能有8到13個會引起人們過敏反應的過敏原。蟑螂的過敏原為蛋白質,常可在昆蟲的糞便、唾腺、卵和脫落的表皮中發現。當它們經由空氣傳播而被人吸入時則會引起過敏反應。特別是小孩子,會因為蟑螂的過敏原而引起呼吸道方面的過敏疾病,尤其是氣喘。在美國的農業研究部門(ARS),阿肯色州兒童醫院研究機構和食物與藥物管理部門(FDA)即聯手研究,想找出會引起氣喘的蟑螂過敏原。他們希望藉由找到和去除蟑螂的過敏原來降低兒童氣喘的症狀發生。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即使以殺蟲劑來殺死蟑螂,也無法有效降低過敏症狀。他們更發現蟑螂的過敏原甚至在沒有蟑螂存在的情形下,仍可存在於建築物中並維持5年之久。因此在清理的過程中要儘可能地發現和去除所有的污染源,因為只要一兆分之一克的蟑螂過敏原就足以殺死一個敏感的氣喘患者。所以如果在清掃當中,只清除了95%的過敏原,就意味著仍有5%殘餘的過敏原會潛在地引起對蟑螂敏感的氣喘患者嚴重過敏。 目前的昆蟲過敏原方面研究,已朝向找出昆蟲過敏原的分子生物特性,藉由不同種昆蟲過敏原分子間的相似性來解決現今仍不明確之不同種昆蟲間的交叉反應問題。另外,也積極以基因重組方式產生大量的過敏原,因為此種基因重組的過敏原,與天然的過敏具有類似的生物活性,所以可做為醫生診斷過敏疾病的試劑,以正確知道會造成病患過敏的過敏原種類,未來更可利用突變產生的變種,運用於過敏患者免疫治療。 你有過敏疾病嗎? 如果有,請注意,有50%的過敏病患利用昆蟲過敏原做皮膚測試時會產生過敏現象。所以請謹記在心,當你過敏的時候,也將昆蟲列入考慮,牠是不是就是引起你過敏的罪魁禍首呢?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