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山文化(距今4500至3500年) 台東縣卑南鄉富山遺址(圖5) ,過去因出土石板棺,一度曾視為卑南文化。1994年由國立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發掘該址,出土的陶器以橙紅色的素面陶及淡橙色的繩紋陶佔多數,器形以缽、盆及罐為主(圖6) 。另外也發現石錛、石鑿、管珠、月牙型玉飾、方形玦、圓形玦以及玉核、三角形邊料和不定形邊料等。這層文化一度曾因陶器以細繩紋的夾砂為特點而稱為東部繩紋陶文化、繩紋陶文化或富山文化。這類陶器也出土於恆春墾丁鵝鸞鼻第三史前文化相,以及東部地區的卑南遺址、東河北遺址、花蓮花崗山文化下層,以及最近在長濱地區新發現的三崙仔Ⅰ、Ⅱ、Ⅲ地點、城子埔Ⅰ、真柄Ⅰ和Ⅱ、崎腳上台與頂平西等。 富山遺址出土的繩紋陶的年代用珊瑚礁測定為距今4580±40年;文化層底部發現的魚骨測定為距今6500±91年及7267±80年;繩紋陶之熱釋光測年為距今2240±180年。這些互相矛盾的絕對年代差距之大,是否代表富山文化延續之年代較久或是年代測定之誤差較大,值得進一步選送測年標本才能證實。 富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石板棺石材多取自中央山脈,另外史前居民也善於利用陸海資源,反映出富山文化的季節性探墾生活方式或是因海進及人口增加逐漸有向內陸及山地的適應趨勢。 四、卑南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 卑南文化主要分布在東部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和山區的緩坡地。該文化重要的遺址在台東縣內有卑南、掃叭、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Ⅰ、東河Ⅲ等,另在花蓮縣內花崗山遺址中、晚期以及平林遺址。在台東縣境內各遺址以範圍大及出現石棺群為其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卑南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2000至3000年前龐大的史前聚落及墓葬群(圖7) 。民國69年因拓寬及設立卑南新站施工而重見天日。該址建築物呈成排分布,格局嚴謹。建築物下的數千石板棺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座向相同,顯然是屬於同一盛行室內葬社群久居的史前村落遺址。 石板棺內發現豐富的陪葬玉質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以及箭頭、矛頭及錛鑿器等。其中玉器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及西林地區。出土的農具有大量的石鐮、石刀、石杵,以及狩獵用的矛和簇。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陪葬的陶罐具豎把,另有陶壺、陶杯和陶紡輪(圖8) 。男女都有拔牙的習俗。在海岸地區發現的卑南文化遺址出現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具。 卑南文化晚期可代表台灣玉器使用及對外交易互動的巔峰時期。其互動圈有跨越中央山脈經古道向南投埔里地區移民的現象;向北經由花蓮的花崗山遺址、宜蘭的丸山遺址與台北盆地的圓山文化有些關聯;另外向南更與高屏溪附近的Chula遺址有過文化接觸。但是這些經由玉器之相似而引伸出的文化關係,是屬於人口遷移、交易或是玉器製作技術之採借,目前尚無定論。 五、麒麟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 麒麟文化在年代上幾乎與卑南文化同時,遺址多分布在沿海岸山脈東側山麓邊緣(圖9) ,從最南端的都蘭至最北端的枋寮。該文化遺物中以使用岩棺、岩壁、大石柱、有肩及有槽單石、石像及有孔石盤(石輪)為主(圖10) ,故又稱「巨石文化」 ,該文化陶器以紅褐色夾砂素面陶為主,已發現26個地點。 目前已知有三種巨石結構。一種是由各種不同單石圍成長方形,座落在面海的緩坡上,長軸方向大致是南北走向,長約11公尺。在結構物後方挖出一條排水溝,中間一塊岩石板上面放了一具石像。第二種結構是使用大塊人工打造和天然礫石堆疊而成的石牆,石牆中也有單石。第三種是岩棺,有時與單石、石輪或石像相伴出土。這些結構據宋文薰院士推測與宗教祭拜場所有關。也有人指出巨石文化面海的現象可能是海洋民族的特色。 麒麟遺址在一單石的凹穴內採到木炭,年代測定為距今3060±280年。可視為該文化在東海岸文化鼎盛期之代表。麒麟文化與卑南文化為何同時在東部地區不同的地形中出現,兩者之間的關聯,尚待釐清。 六、靜埔文化(距今2000至500年) 靜埔遺址出土的陶器因橫把與鈕把與現代的阿美族人所使用的陶器相似,又稱之為台灣鐵器時代之阿美族文化。早期代表性遺址位於花蓮豐濱的靜埔及長濱地區的石坑山Ⅴ遺址。出土的陶器胎土多滲安山岩砂,器型以無把圓底罐與缽形器為主,大型陶罐則帶粗大橫把或鈕把(圖11)。 另在八桑安遺址出現兩座以礫石堆疊的墓葬,其中一座出土金質、銅質及鐵質項飾與臂飾,瑪瑙珠及服飾上的琉璃珠等陪葬品。在花蓮富南國小遺址發現年代較晚帶橫把、圈足、敞口薄壁的大陶罐,石器卻少見。晚期的遺址在東部地區只零星地出現在真柄南、城仔埔Ⅰ及Ⅱ兩地點。這些地點所發現的陶罐,常帶橫把的大腹陶罐,可能是屬於古阿美族的。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