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蘇明俊、陳輝樺

圖3.地球上漲潮現象主要是月球對於地球表面潮汐力的影響所造成的

去年(1999)8月18日發生行星大十字的天象,巧合的是8、9月份台灣中部發生了強烈地震。今年(2000)5月的「七曜同宮」使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會聚在白羊座和金牛座間的26度小角度內(圖1)。像這樣的天象會不會對地球或是我們的國家政局有所影響?本文擬從天文史及潮汐力的角度來探究「七曜同宮」的奧秘。

何謂「七曜同宮」的天象?

 「曜」的字意是明亮的樣子,日、月、五行星都可稱之為曜。定曆法的人就將日、月、水、火、木、金、土這七顆星拿來分別代表一週內七天的名稱,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再依序水、木、金、土,一直到星期六。而此七星因為運行而集中在由地球望去的同一星座之某一小範圍內,就稱為「七曜同宮」。行星繞日公轉都在黃道面附近,從地球望去,它們有可能在黃道附近排列成陣,也有可能會聚成群。日食、水星或金星凌日、金星合月、火星合木星等,都是「合」的天象。天文學上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行星很接近的天象,叫做「行星會聚」;而五顆明亮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經度彼此接近的天象稱為「五星聯珠」。

 然而此類天象的發生頻率,與各行星之間呈現的最大分離角度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希望看到的分離角度越小,出現的頻率自然就越少。如果分離角度限定在23度以內的話,那麼一千年約可發生25.8次。就在今年的5月初,七曜曾經會聚在白羊座和金牛座之間的26度天空中,但很遺憾地,我們不能直接看到這樣整體壯觀的景觀,因為太陽正處在這次目視會聚的中央位置,它的強光遮住了行星的光芒,只能在日落後或日出前看見其中一邊(圖2)。

歷上的七曜同宮史

 夏商周的天象:史學家司馬遷(145~87 BC)說,五星連珠時,國家會有階段性的改變,新的偉大人物將建立新的國家。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君權神授」的觀念,既是歷史的傳承,也是國家從事各項重大活動的依據。西元前1953年2月26日,五大行星非常緊密的在目視4.33度之內會聚,當時大禹建立夏朝,也是夏朝君權神授的開始。西元前1576年12月20日,水、火、木、土四星聯珠(金星也在附近),是夏朝滅亡的象徵,成湯成功的改朝代為商。西元前1059年5月28日,周文王改朝換代為周,當時所有的行星會聚在巨蟹座內6.45度的範圍,這是史書上記載的行星會聚第二緊密的一次。

圖1.2000年5月5日行星運行位置所呈現出從地球上可見到的「七曜同宮」示意圖

圖2.2000年5月3日利用日冕儀營造出假日食景觀中所能看到「七曜同宮」的局部景觀

星球

潮汐力為大小

月球

 2.1

太陽

 1

金星

百萬分之113

木星

千萬分之131

火星

千萬分之23

水星

千萬分之7

土星

千萬分之5

天王星

十億分之1

海王星

百億分之2

冥王星

十兆分之1

表1.日、月、行星對於地球的潮汐力比較(以太陽對地球的潮汐力為大小單位,依作用力大小排列)

 沛公登基的天象:我國史上記載最早的一次五星聯珠出現在西元前206年,古籍《馬王堆帛書》記載「 (漢高祖)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沛公至霸上」,當時五大行星就在東井(二十八宿之一)附近,劉邦推翻秦二世胡亥建立漢朝。但根據考證,當時漢高祖自立為王時,五星連珠尚未出現,實際上於西元前205年7月才發生,約比劉邦登基晚了10個月,乃有心人士藉此傳達「真命天子的天意」。

 終結世界的洪水:行星會合的天象除了經常被占星家用來預測政體的更迭之外,還經常被用來預言洪水的氾濫。例如1186年9月14日,五大行星緊密地聚集在11.6度的範圍,當時月亮遮蔽太陽(日食)只離開2.9度,許多占星家都預言即將發生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和地震,並有強大的旋流,眾多的人類都即將死去。於是隧道被挖掘,禱告送上天,履行悔改等,然而大自然出奇的寧靜,整個歐洲的氣候非常乾燥。縱使預測是錯的,未來結合天象和地上洪水關聯性的模式已被建立。最著名的預言洪水發生事件是在1524年間,五顆行星和太陽聚集在水象星座雙魚座12.4度之內,知識份子都預測全球性的大洪水即將來臨,很多人建造方舟或在預測的日期爬到高處;當年整個歐洲一往如昔、整年的天氣都很正常。有趣的是,人們對於預測失敗的事很健忘,因為下一次神秘的預言將激起新的恐懼和驚慌。

 納粹看天象:黑斯是希特勒的朋友與知己,1941年元月,德國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然而英國的戰事卻陷入苦戰,德國多位將領欲與英國議和。黑斯的幕僚是業餘的占星家,他告訴黑斯5月10日發生行星會合的天象,太陽、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都將位於金牛座80度的範圍內,是一個在國外旅行的吉祥日,顯示此次危機期間對德國有利。黑斯看準這次機會想扮演調解者,他計畫飛到英國會晤英王喬治六世或邱吉爾首相,希望這樣的協商能夠免去戰爭。黑斯斷然採取的令人震驚行動失敗後,害死了300到1000個德國占星家。

星球的潮汐力

 太陽系的天體最明顯的交互作用現象就是潮汐力(tidal force),地球受到月亮的萬有引力,因為地球兩端與月亮的距離不同造成引力大小不同,其引力差就是「潮汐力」 ,最常見的現象是地球面向月亮的一面海水漲潮,背對月亮的一面也因為引力差而漲潮(圖3),兩頭漲潮形成橢圓狀或橄欖狀。此力的大小與起潮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與天體之間的距離立方成反比。

 計算結果,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大約是太陽對地球的2.1倍,八大行星對地球潮汐力的總和約是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的萬分之一(表1),其中金星因為離地球最近,占八大行星總和的87%,木星雖然質量大,但距離遠,只占10%,其他的影響就更小了。因此就算八大行星與太陽都排成一直線,萬分之一個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忽略的話,則與平常沒有兩樣,不忽略的話,海水頂多可以多漲高0.04毫米。

七曜同宮我們會有危險嗎?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地球應該不會有危險!因為地球一直好好的,從潮汐力的角度來看,似乎也未出現任何端倪,因為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萬分之一實在成不了氣候。倒是我國傳統的觀念認為「七曜同宮」是君權神授的天象,或許有一些巧合。下一次的「七曜同宮」將發生在2040年的9月8日,屆時大家可以多觀察天象對人類的影響。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