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河魚淺介 文/鄒佩琪.圖/曾俊文.廖仁滄 到過本館植物公園熱帶雨林溫室的朋友,一定會被地下樓水族箱中各式各樣的魚兒所吸引;沒來過的朋友,一定也很想見識一下那些來自遙遠亞馬遜河流域的嬌客。自本期開始,我們將透過一系列的介紹,讓魚兒的一回眸一轉身,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亞馬遜河全長約6751公里,源自秘魯境內安地斯山脈東坡的數百條溪澗,支流約有1100條,廣及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蘇利南、蓋亞那、巴西及秘魯等8國。流域面積達795萬平方公里,大約占據南美洲大陸五分之二的面積,幾乎等於整個澳州。其中約80%的面積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闊葉樹占全球的56%,森林的儲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3000公釐之間,每年的6月至11月為乾季,12月至隔年的5月為雨季。河道平均深度為20~50公尺,最深可達100公尺,但乾季、雨季時的河道水位可相差到10公尺左右。河水的溫度相當穩定,常年在攝氏29度左右。 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中的魚類約有兩千多種,而一個水域中所擁有的魚的種類數目,與水域的大小有相當大的關係。一般說來,脂鯉類(characoid)占了約40%,其次鯰魚類(siluriform)占了至少25%以上,其他的還有骨舌魚類(osteoglossid)、刀魚類(gymnotiform)和慈鯛類(cichlid)的種類也較多。 絕大部分棲息在大河中的魚類,不會或極少進入主河道中。但也有許多種類利用主河道遷移到其他的地區,例如大型、吃腐屑的魚類每年都會有一長距離的遷徙;另外有些種類的幼魚可藉由水流分散至不同區域而減少彼此間競爭的壓力。大部分的魚類在每年水位高漲之前會產卵繁殖下一代,也有些種類是終年都可產卵,另外還有一類是一年只產卵一次,但不是在水位高漲之前。大部分的魚並不挑食,相當能利用當地的食物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