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化中的來世觀
文/宮守業.圖/德國 Roemer-und-Pelizaeus 博物館提供
木乃伊和金字塔無疑是古埃及文明最重要的象徵,而這兩者都和古埃及人對來生的觀點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上,在古埃及文明留下來的所有記錄中,「死後的生命」都是重要的主題。
古埃及人對來世生命的信仰和相關的墓葬習俗,至少在大約距今六千多年前就已經在上埃及的巴達遺址中出現。其神話結構和禮儀在古王國時期(2686?181BC)逐漸發展完備,一直到基督教傳入埃及之前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對古埃及人來說,死亡只是生命的中斷,而不是結束。人死後並不就此消失,而會進入另一個比今生更為美好的永恆生命,至少對菁英份子而言是如此。
古埃及人相信人有兩個靈體。「卡」在人出生的時候同時形成。人死後,「卡」到另一個世界去,「拔」和肉身留在世上。人死的時候,「拔」離開肉身,人就不能言語、不能行動(圖1)。肉身下葬後,「拔」白天離開墓穴,晚上回來進入肉身,起來享用陪葬的食物。所以陪葬品和肉身的保存非常重要,如果「拔」餓死了,或者肉身腐壞了,「卡」在另一個世界也不能活下去。人得到永生之後,「卡」、「拔」和肉身結合成為不朽的生命形式,稱為「阿卡」。
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中,一個人死後要得到永生,他在世的時候行為必須合乎「瑪特」(公理、秩序之意)的規範。死者的亡靈會被狼頭人身的木乃伊之神阿紐比斯帶到瑪特女神之前,將死者的心臟(古埃及人認為思想、意識在心臟進行)放在天平的一邊,另一邊是象徵「瑪特」的羽毛。如果死者作惡太多
,心臟會太重而下沈,就會被等在一旁的怪獸阿穆特(頭是鱷魚,上半身是獅子,下半身是河馬)吃掉,死者從此不得超生。小的罪過則必須一一懺悔,以求獲得寬恕。審判的結果由鷺鷥或狒狒化身的智慧之神托特記錄。通過這個審判後,死者的亡靈在鷹頭人身的賀魯斯或阿紐比斯引導下,前往朝拜復活之神歐西里斯,由歐西里斯賜予永生,成為「阿卡」(圖2)。
阿紐比斯信仰很可能是由王朝前時期(3100BC以前)的胡狼崇拜發展而來。而胡狼崇拜或許和人們經常在墳地看到屍體被胡狼拖出有關,希望藉由對胡狼的膜拜使牠轉為屍體的保護神。阿紐比斯不但是亡者屍體的保護者,也是亡者前往朝拜歐西里斯的引導者。阿紐比斯有時以狼頭人身的形象出現,有時直接以胡狼的形象出現(圖3)。
歐西里斯在古王國時期第六王朝(2345-2181BC)時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掌管復活之神。傳說中他是太陽神拉的後裔,也承繼了拉的統治地位。這引起了他的哥哥塞特的不滿,於是設計陷害,將歐西里斯關在箱子中悶死,再將箱子丟到河裡。歐西里斯的妻子(也是他的妹妹)艾西絲憑著她的法力,使歐西里斯復活。塞特再度加害歐西里斯,將他剁成碎塊,丟入河裡,沖到埃及各處。艾西絲在她的姊妹奈芙緹絲(也是塞特的妻子)協助下,一一找回所有屍塊,拼湊成完整的身體,由狼神阿紐比斯包紮成埃及第一個木乃伊。歐西里斯死後成為主宰冥府的神祇,掌握復活大權。
藉著歐西里斯的遺體,艾西絲神祕地受孕,生下鷹神賀魯斯。為了躲避塞特,艾西絲和奈芙緹絲藏在三角洲的沼澤中撫養賀魯斯長大。在艾西絲的法力庇護下,賀魯斯自小就有抵禦蛇蠍猛獸的本領。在古埃及神話中,死者亡靈前往朝拜歐西里斯的半路上將會面對各種妖魔猛獸的侵襲,必須仰賴艾西絲、奈芙緹絲和賀魯斯的保護(圖1)。
其實,賀魯斯神話出現的時間比歐西里斯還要早,在古代時期(大約3000BC)就是代表正義之神,和代表動亂的塞特對抗。賀魯斯也是法老王的守護神。在歐西里斯的信仰普遍化之後,賀魯斯才在神話中成為歐西里斯的兒子。
和上述神話息息相關的是在古埃及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喪葬文化。為了達到永生的目的,古埃及人對於屍體的保存和喪葬的禮儀都有一套非常講究的程序。這一部分,將在下一期的簡訊中介紹。
圖1.Meritites 外棺棺蓋上的圖畫。木乃伊躺在獅子造型的平台上。艾西絲(左邊戴紅色帽子)和奈芙緹絲守護在兩旁。人頭小鳥是亡者的「拔」。平台下方四個罐子用來放置木乃伊的內臟,罐蓋的造型是賀魯斯的4個兒子,造型分別是人頭、狒狒頭、狼頭、鷹頭(晚期王朝時代,約公元前5、6世紀)。
圖2.Penju 的內棺棺蓋有華麗的彩繪。畫面最下方是亡者(最右邊的白色木乃伊)接受審判的情形。在天平之下的是阿紐比斯和阿穆特。左邊是瑪特女神和狒狒化身的智慧之神托特。亡者通過審判後,由鷹頭人身的賀魯斯引導,前往朝拜歐西里斯。此時,亡者的造型已不同了。胸口位置是歐西里斯和艾西絲的畫像。注意歐西里斯所戴的冠有兩種不同造型(第三交替時期,第22/23王朝,約公元前800年)。
圖3.陰府之神阿紐比斯的面具。晚期王朝時代,公元前4至6世紀。防腐師在製作木乃伊時,佩戴此面具,以求獲得阿紐比斯的庇蔭。此種面具在古埃及繪畫中出現很多,但到目前為止,這是全世界所發現的唯一的面具實物,極為珍貴(晚期王朝時代,約公元前4至6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