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及彩塑像的手姿
文/何傳坤、李振甫
一、前言
敦煌石窟以佛教藝術為中心,描繪的人物都與佛有關(圖1、2、3)。佛教中的釋迦牟尼、阿難、迦葉、菩薩、天王、武士、飛天、地神等形象在極樂世界中是神,在現實中是人。很難想像當時的藝術家未經感情、理想、審美觀以及純熟的技藝而能創作出理想中佛教的神相來。特別是佛陀形象出現時,除了固定的形體動態之外,作為感情流露的手勢,還有戒律嚴格的手印。其中常見的手印有:說法印、無畏印、降魔印、禪定印與願印等。
![]() 圖1.中唐菩薩 |
![]() 圖2.隋代說法
|
![]() 圖3.五代飛天
|
對於佛陀以外的手印就不像佛陀的標準那麼嚴格。這些手印是依據各自的神情而趨向自由化、千姿百態化。張大千國畫大師自1941年親臨敦煌面壁三年臨摹的心得之一是:自敦煌菩薩的手相可分辨出壁畫的年代(圖4)。菩薩的手指中長過手指尖,或退包在指頭肉內的長相,就可分出北魏、隋唐或宋朝的佛手來。在敦煌佛教藝術造型中,手的藝術造象,由於時空轉換,藝術家造型能力之差別,臨摹敦煌石窟長達20年的李振甫認為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南北朝、隋唐和宋元。
二、南北朝時期的手
當時的藝術家把前肢、手腕、手背和四指4部分順氣而貫,形成由曲線組成的一個較大的“S”形。乍看之下,彷彿骨骼也要順氣而應,構成柔軟而細長的造型特點。這些特點與當時社會上所流行的「秀骨清象」的審美觀可以呼應。有的手指不分小線,一線貫通,但不失全貌。如(圖5-1)這種以氣運動勢為走向而形成有型的流動線,呈現出一種情感美。細而均勻的鐵線描像流水似地,流暢而且是一氣呵成。暈染在手背處,沿邊緣線由深而淺,即所謂的凹染法。手指的染法,有的靠手指的一邊向另一邊由深而淺加以區分指之間的層次;有的四指合併,在兩段手指分節處,用筆尖稍帶深色分別劃一弧線,既顯深淺層次又分出節次(圖5-2)。
南北朝時代的天王、力士、地神等手的造型是細而帶方,每一指節的後部收尾處成方形;指甲與肉連接處成直角,這些都顯示其力的作用(圖5-3)。
三、隋代時期
隋代在南北朝造型柔軟的基調上,由細長變得短而肥胖(圖5-4)。無論是手背或手指,由於採用起伏較大的短孤線,形成了柔而圓的特徵。線描上多用中鋒,較粗均;在暈染方法上,每指分節的交界處用稍重色往後暈開,以突顯指節的層次,手背上沿用南北朝時期的凹染法。同時,又在手背中間突出部分著重色向四周暈染,這種染法叫凸染法。南北朝時期的凹染法和隋代的凸染法同時出現在一體、一肢、一手上。這種兩者結合的暈染用法一直影響唐代及後來各代。
四、唐代的手
唐代手的造型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初、中期,以手的一指節為例,初期的指甲手,好像被肉埋在指尖中。從外形上看,指尖處細而往後延逐漸粗,形成肌豐而不臃腫,細長而不瘦弱,彷彿皮肉內充滿水分,富有彈性、溫厚、圓潤之感;到了中期,仍是一節手指,這時的指尖外形線向外擴展,出現了豐柔而肥胖。一節中的指尖處和後端粗細相當。
這兩個時期的相同之處:都是中鋒用筆,線型較粗;不同之處是初期指尖處細而扁長,往後稍粗;中期指尖處寬胖,前後端粗細相當。這裡只有微弱之差,同樣是豐肌,由於處理手法上不同,也可說是造型內含美的韻律運用的不同,給人的美感就有所差異(圖5-5)。
到了唐代晚期又出現兩種不同的造型;一種是在一節之內,指節兩端收筆向內,中間粗兩頭細,另一種是指頭之間不分節,一筆畫下來,大部分是由弧線、曲線組成。整體看來非常軟。這兩類指甲都特別長而突出,塗以淡彩,顯得瘦弱無力。初、中時期,那種有骨有肉,充滿內在活力的生機在此期突然不見(圖5-6)。
五、宋代的手
宋代手的造型與唐代晚期的第一種類型相似,所不同的是在分節的用線向另一邊線畫到幾乎接近的地方;其二,在指甲上部與肉接連處又重複一條弧線。這條線不但無美感而且是多餘的。若加上指甲特別尖而扁長,令人從而生厭(圖5-7)。
六、元代的手
到了元代,美的造型又復現。運用了均勻、剛健且富有彈性的細線,雖未賦重彩仍不失圓潤立體之感。元代手的指甲也較長,指甲上不與肉連接處也重複畫一弧線,由於整體手型的圓潤、線形的挺拔,就不具宋代的乾扁感(圖5-8)。
七、討論
從以上各時期敦煌石窟內手的造型來看,由於藝術表現手法之不同,所描繪出的手因其貌之不同而給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每個時期的手似乎沒有手的解剖結構,也不是手的實際寫生,而是依據各種不同人物的形體加以理想化及神情融合化的藝術造型。
南北朝時期以強調曲線韻律的美,壁畫上出現的是寫意而不是寫實的圖像;唐代初期呈現一種豐潤、柔嫩、充滿生機的藝術魅力;到了宋元時代,雖有圓潤、彈性之感,但給人的印象,總是性感欠佳。經由手的描繪及造型的時空轉換,也可推知當時藝術家的技術水準與修養之高低。讀者在欣賞敦煌石窟特展之時,雖然彩塑雕像的手大多殘斷,不過,在洞窟壁畫上也可找到變幻無窮的敦煌手姿。
![]() |
![]() |
圖4.張大千所畫歷朝歷代菩薩手相 | 圖5.敦煌壁畫不同時代手姿
: 1~3南北朝 , 4.隋 代 , 5.唐代初中期 , 6.唐代晚期 , 7.宋代 , 8.元代(採自李振甫,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