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指南車……
文/曹炳智
走進本館中國科學廳,常常可以看見觀眾們對著以往只在書上才見得到的中國古代科學儀器指指點點,這其中也包括大家熟知的指南車。由於指南車在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的重要性,使它成為「中國科學與技術」展示廳的重要展品,同時也是科技演示的一個項目。
關於指南車,曾經有兩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四千多年前,中國南方有一個九黎部族,他們的首領叫蚩尤。有一年,蚩尤帶領九黎族進入中原,與炎帝發生了衝突,炎帝族被趕到「涿鹿」這個地方。於是炎帝便向黃帝求救,炎黃二族便聯合起來,向九黎族宣戰,這次的戰爭被稱為「涿鹿之戰」。在涿鹿之戰時,由於發生了大霧,黃帝為了克服霧中作戰的困難,便發明了指南車,來指示方向。
另一個傳說,發生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南方有一個越裳氏的部族,帶著禮物前往西周朝貢。當時周公擔心越裳氏的使臣在回程時迷路,便製造了指南車,以便指示方向。這兩個傳說,由於缺乏可靠的史料佐證,因此不足以做為指南車發明的憑據。
根據歷史的記載,東漢張衡曾製造指南車,但製作方法並未流傳。直至三國時代,才由馬鈞重製指南車。往後歷代亦不乏重製者,本館中國科學廳科學與技術展示區所展示的是依宋代燕肅所繪結構圖而重製的指南車。
指南車是不是只能指向南方?它在中國科技發明史上佔有什麼樣的地位?指南車的操作原理為何?指南車和指南針有何差距?受限於篇幅,筆者無法在此詳述,因此,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團體預約的方式,或者直接前往科學與技術展示區,實際體驗指南車的奧妙與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