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趙世民

 週休二日,去哪裡既可遠離都市的塵囂,又可以全家出動,達到健身與郊遊的目的,更可以讓孩子達到戶外自然生態教學的目的?台中有這樣的地方嗎?  台灣西部海域主要是沙質海岸,潮間帶寬廣,農曆每月初一或十五左右的大退潮,潮間帶寬達數百公尺,是郊遊、運動、親子戶外教學的最好地方。今天介紹大家去彰化縣伸港鄉的大肚溪口「攏蝦猴」,除了親自體驗「攏蝦猴」的樂趣外,並介紹漁民如何靠這項副業謀生、蝦猴(圖1)的生活及生態特性。

 車子過了中彰大橋後,就是彰化縣伸港鄉,建議您沿著海邊的產業道路向南開,這裡主要是大肚溪口南岸。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左右的大退潮,都有許多漁民在這裡「攏蝦猴」,更有許多老師帶著學生,或家長帶著全家老、中、少三代,在此玩得全身污泥,但歡笑聲此起彼落,驚嘆聲不絕於耳(圖2)。

 當您找到適當地點後,不妨先向海邊看看,是否潮間帶有許多輛鐵牛車停在沙地上(圖3),並且有陣陣抽水馬達聲,如果有,那八成就是漁民在「攏蝦猴」了,您就可以準備下去湊湊熱鬧,來一趟感性與知性之旅。建議您攜帶的工具是圓鍬1~2支,水桶1個,穿防滑鞋 (或其他較輕便的鞋),以免被牡蠣、藤壺或海邊碎玻璃割傷。並記得用2.5公升的空保特瓶攜帶幾瓶淡水,上岸時可以清洗腳上的沙子,以免弄髒您的愛車。

 蝦猴是蝦蟹類的一種,主要生活在海邊多沙的泥地下,牠們會挖一條條深深長長的地道,住在沙地中。在漲潮時,牠們會沿著地道爬到洞口附近,撈取附近及水中的小生物和食物顆粒來吃。退潮時,牠們就躲在深深的洞穴內休息,深可達半公尺,等待下一次漲潮。

 蝦猴是彰化、鹿港一帶老饕們的最愛,特別是在每年秋、冬之際,母蝦猴也和蝦子、螃蟹一樣,身上有許多「蟹黃」(發育中的卵)所以漁民有許多人以採捕蝦猴為業。

 祖先的智慧及對大自然生物特性的瞭解,可以由抓蝦猴的技巧中看出來。蝦猴游泳能力非常弱,牠們長期躲在沙子中,受到周圍沙子的保護,水流太強或流動的泥沙都不是牠們能適應的環境。  牠們躲在深達半公尺的沙地中,漁民是如何抓牠們的?

 這就要從鐵牛車和抽水馬達談起。漁民用鐵牛車載著一台台抽水馬達,馬達接上長長的水管,水管末端再接上一小段硬塑膠管。他們用硬塑膠管插入泥沙中,用抽水馬達灌入強勁水柱,使得蝦猴的洞穴內猶如突然來了「土石流」,紛紛被沖到沙地表面。到了地面後,蝦猴英雄無用武之地,行動笨拙,便一隻隻被抓進網子中(圖4)。

 海邊那麼大,漁民怎麼知道蝦猴躲在哪裡?這要歸功於漁民經驗累積及野外觀察的智慧。蝦猴的洞口,會有一些泥質,比較堅硬,因為牠每天要上來找東西吃。漁民認得這種洞穴,它比螃蟹的洞穴小。因此,只要這種特殊的洞穴一多,漁民就知道下面有很多蝦猴,鐵牛車就停在附近,開始灌水抓蝦猴。您可以在旁邊仔細觀賞,保證讓您驚嘆不已,收穫良多。

 在灌蝦猴的同時,許多生活在沙地中的生物也會被沖出來(圖5),所以您同時也可以觀察到各種沙地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平常任您用鏟子、圓鍬挖個半死,也挖不到。最特別的是,許多海鳥也在附近爭食被水灌出來的生物,所以您一次可以觀察到許多海邊生物和鳥類。

 如果您想運動,並嘗試這種樂趣,可以在附近挑選一塊有許多蝦猴洞的沙地,面積大約是2公尺乘2公尺。用鏟子在中間開始挖起來,把挖出的泥土圍著旁邊。開始挖的時候,中間就有水滲出來,您一邊挖一邊踩踏,挖的深度也要有半公尺深。踩踏的作用是讓泥沙和著海水,讓海水混濁。如此這般辛勤工作半小時之後,大概也挖了一個大坑洞,這時您可以發現一隻隻蝦猴受不了污濁的泥沙,一隻隻在水面爬行,您就可以將牠們手到擒來。有人曾經在這樣面積的沙地上,抓了近2公斤的蝦猴,數量之多,令人咋舌。這就是克難式的「攏蝦猴」,全家一起來,保證讓您全家回味無窮,又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不過,當您運動完畢後,記得將坑洞填平,恢復原狀(圖6)。

 為什麼「攏蝦猴」時,蝦猴會紛紛爬出來?這是因為牠們也和蝦蟹一樣,要用鰓來呼吸,海水被弄髒了,牠們的呼吸變得不順暢,於是紛紛向上爬,以尋找乾淨的海水。

 這樣的休閒活動是否會虐待動物?只要您小心注意,不要傷及無辜,不要把牠們抓回家,更不要有抓來吃的歹念,帶著您的孩子及鄰居好友,來一趟完整的生態教育之旅,總比去打小白球、唱卡拉OK,把小孩留在家中看卡通來得健康吧!每一種野外自然活動都一定會對大自然及動、植物有或多或少的影響,但是我們一定要在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大人及小孩再教育,讓他們認識自然、疼惜自然。雖然這種活動對生物會有些微的影響,但是您在開車前往海邊的時候,將可以看到沿海的嚴重污染及破壞,您將會想到每天每個家庭排放的廢水、垃圾對大自然有多麼無情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我們每分每秒都不知不覺地做著。透過這樣的活動及思考,如果您是大企業的老闆,而且曾經對台灣環境有過破壞,或許會有一些內疚、反省及思考。畢竟您只會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數十年,可是您的子孫將在這裡生生世世。如果我們這麼不瞭解及疼惜這塊土地,我們的孩子能繼續在這裡生存嗎?圖3.鐵牛車載著馬達停在退潮的沙灘上圖5.跟在漁民後面,可以觀察到各種被水沖出的沙中生物。圖6.「攏蝦猴」後,記得將坑洞填滿,恢復原狀。

圖1.蝦猴又稱為螻蛄蝦

圖2.全家出動「攏蝦猴」

圖4.漁民一個潮次可以抓個10來斤蝦猴


圖5.跟在漁民後面,可以觀察到各種被水沖出的沙中生物。

圖6.「攏蝦猴」後,記得將坑洞填滿,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