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系列(四十六)夏枯草 

3-301.gif (32893 bytes)夏枯草因其特殊的生長週期而得名

文‧圖/洪心容、黃世勳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大部分植物都是在春天發芽生長,在秋冬之際枯萎凋零的,但您聽說過在冬天生長,夏天枯萎的植物嗎?是的,這期要為您介紹的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如圖),正具有這種獨特的生長週期。夏枯草屬於唇形科(Labiatae)植物,根據古籍記載,此草冬至後生,朱震亨亦謂:「此草夏至後即枯。蓋秉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故有是名。」中國大陸各省均有分布,台灣高海拔地區有散生群落,亦可見人工栽培者。

 夏枯草一般是在夏季採取半乾燥果穗入藥,但在台灣市場多見全草使用。本品為清熱瀉火藥,具有軟堅、散結的功用,與絲瓜絡、荊三棱、莪朮、鬱金等併用,主治癭瘤(即單純性甲狀腺腫);若加上黃精及白石英外敷,則可治療瘰(ㄌㄨㄛˇ)(即頸部淋巴結核),另外,本品對目赤腫痛、癰瘡腫毒、頭目眩暈、口眼歪斜等均極有效。而現代藥理研究亦指出夏枯草在降血壓方面有明確的作用,在大陸中醫界,有數種夏枯草製劑被廣泛普遍的使用,如「降壓膏」(內含夏枯草、草決明、石膏、槐角、鉤藤、茺蔚子、黃芩等藥材)及夏枯草口服糖漿、肌肉注射液等,對於原發性高血壓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降壓效果。

 本品亦可用於肺結核的治療,如以夏枯草、玄參、牡蠣、連翹、紫花地丁、澤蘭、海藻等製成之「消瘰丸」,可治原發型的肺結核;配上甘草、牻牛兒苗煮成茶飲用,可防治女性的陰道尿道炎 、白帶、淋病等;亦可治膀胱炎,改善血尿及排尿的疼痛現象;若與半夏共同濃煎,於睡前飲用,則可治療失眠。

 藥材炮製方面,夏枯草不宜水製,因其所含大量鉀鹽,易溶於水,而這類成分與其降壓利尿作用,有一定的關係,若經水泡洗後,對其降壓利尿作用會明顯降低,另外,本品易受潮,悶熱後易發霉變黑,故須確實曬乾並存放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