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劉克竑 |
發行人 | 孫維新 |
出版日期 | 201306 |
類別 | 科學文摘 |
篇名 | 車籠埔斷層槽溝清修始末 |
刊名 | 館訊 |
期 | 307 |
版次 | 4 |
摘要 | 斷層槽溝的起源
「車籠埔斷層槽溝保存園區」經過3個月的試營運期,已於今年5月1日正式開館營運,其中主要的展示項目「斷層槽溝」(圖1),最早是臺灣大學陳文山教授為了研究九二一大地震後的車籠埔斷層,於2002年11月在竹山開挖的槽溝。東西長40公尺,南北寬10公尺,深8公尺,分為4層,每低一層各牆面就向內縮小1.5公尺,以避免崩塌,並可作為修整牆面的走道。地層剖面清晰而奇特,可以用來探索斷層活動的歷史,具有很高的研究、科教與展示價值。
牆面剝片
槽溝開挖後,雖然曾搭棚架保護,卻仍免不了受風雨侵蝕,牆面逐漸損壞,因此於2004年6月,委託潘常武先生的團隊剝製槽溝牆面,以便永久保存。不料工作期間遭到颱風重創,不但棚架倒塌,帆布破碎,而且大量雨水流入槽溝,導致牆面崩塌,工作環境極為艱困,直到2005年6月才完工。千辛萬苦完成的牆面剝片,現在懸掛在園區內「地質科學館」大廳兩側。 |
全文 |  |
系統號 | NO00000378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