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張鈞翔 |
發行人 | 周文豪 |
出版日期 | 200511 |
類別 | 科學文摘 |
篇名 | 看化石說故事 – 束柱齒獸 |
刊名 | 館訊 |
期 | 216 |
版次 | 5 |
主題 | 古生物 |
關鍵字 | 動物 |
摘要 | 牙齒是動物賴以維生的主要工具,因為牙齒扮演攝取食物的第一道關卡,可以獵取、切割、研碎食物,讓食物能夠順利地通過消化道,到胃與小腸進行分解與吸收,並轉化成為能量的來源,提供動物維持生理機能。大部分哺乳動物的牙齒都含有琺瑯質,這是一種比骨骼更為堅硬的物質,在化石形成的過程中,琺瑯質常常可以保存下來。所以牙齒總是成為動物化石被保存最完整,也最為常見的部位。
藉由牙齒的型態與構造,我們可以推測動物的食性與行為模式。對於已經消失滅絕的生物,也可藉由其所保留下來的牙齒化石,來推演過去生物的食性、生活環境以及與其他生物間的演化親緣關係。例如肉食性的動物具有又尖又長的犬齒,用以捕捉獵物,同時也具有銳利的切尖型頰齒,用來切剪肉塊;草食性動物的頰齒則呈寬坦平整,用來碾碎與研磨樹葉、莖、草、果實與種子等食物;雜食性動物的牙齒外型則呈現略為高低不等的小突起,可將食物垂打、擣碎與研磨。然而,大自然萬物形形色色,雖然許多生物已經滅絕不復在,但是所遺留的化石遺骸卻是我們追蹤探究的重要線索。 |
全文 |  |
系統號 | NO0000021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