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  |  | 
| 作者 | 黃鈞彥;邱彥超;徐典裕 | 
|---|
 | 出版日期 | 20250925 | 
|---|
 | 著作名稱 | 新型態大王魷魚行動展演車再造:以使用者為核心之擬態展示設計與實作 | 
|---|
 | 會議論文集 | 2025全國科普論壇 | 
|---|
 | 頁數 | 76 | 
|---|
 | 會議名稱 | 2025全國科普論壇 | 
|---|
 | 會議地點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
 | 主辦單位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 | 
|---|
 | 國際性會議 | N | 
|---|
 | 主題 | 資訊科學;科學教育 | 
|---|
 | 關鍵字 | 大王魷魚、行動展演車、擬態設計、使用者為中心設計、科普教育 | 
|---|
 | 摘要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大王魷魚浸液標本陳列於地球環境廳一樓,自推出以來即為館內焦點,例假日之專場解說亦深受親子觀眾歡迎。惟原配套展演車服役逾數十年,外觀偏重機能配置,解說方式主要依賴護貝圖卡與實體道具,已不足以回應數位世代觀眾對身歷其境體驗與主動參與之需求。為提升展示吸引力與互動深度,本研究導入使用者為中心之迭代流程,結合擬態造型策略,將「海底探測船/潛水艇」意象融入車體設計;車身採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層疊工法成形,並配置旋轉標本臺、互動感測螢幕、LED發光潛望窗及魷魚造型娃娃等元素。新型展演車於2024年中正式投入例假日科普演示,截至2025年7月累計完成約40場展演。本研究透過12位解說人員之問卷與訪談,歸納新型態展演車在造型吸睛度、影像輔助解說及標本展示安全性與互動性方面均獲高度評價;惟螢幕尺寸偏小、車體重量偏高與操作流程複雜等問題仍待改進。本研究詳述設計脈絡、理論基礎、製作工法及使用性評估結果,並提出後續優化建議,期供未來行動科普展示載具開發與實務應用之參考。 | 
|---|
 | 系統號 | NO0000074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