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謝玉鈴;廖鎮磐
出版日期20250925
已接受20250925
著作名稱以觀眾之聲驅動科學溝通:鳳凰谷鳥園觀眾研究的實踐
會議論文集2025年全國科普論壇的主題為「科普教育與淨零未來:從知識傳播到公民行動」
主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會議名稱2025全國科普論壇
會議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際性會議N
主題博物館學
關鍵字觀眾研究、科學溝通、IPA 分析、家庭觀眾、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摘要觀眾研究是博物館推動科學溝通與公眾參與的重要引擎;唯有掌握觀眾動機與體驗落差,方能精準配置資源、優化展示教育,並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可感、可用且可分享的互動經驗。
本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為場域,運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 890 份,Cronbach’s α 值為 0.942,顯示量表具高度信度。研究發現,觀眾以 35–44 歲家庭親子群體為主(親子同行比例達 62.5%),多由父母主導參訪決策(67.4%);其參觀動機兼具「放鬆身心」「欣賞風景」與「學習鳥類保育」,顯示園區已同時具備休閒與教育的吸引力。在服務品質滿意度方面,整體滿意度為4.250,「服務品質」4.411、「環境設施」4.276、「資訊傳達」4.266、「關懷顧客」4.095。IPA 結果指出,「休息座椅」、「飲水設施」與「無障礙設施與空間」屬於需優先改善之項目,其重要性評價高於平均水準,但表現程度未達相應期待,顯示為限制參觀體驗的關鍵缺口。
研究綜合顯示,鳳凰谷鳥園兼具自然休閒與生態教育的雙重定位,惟休憩與公共服務設施仍是參觀體驗的痛點。園方已根據調查結果啟動公共服務設施優化專案,於熱門路線增設座椅與飲水機,全面提升停留舒適度與參觀滿意度。觀眾滿意度調查不僅是服務改善的工具,更是一種以觀眾為中心的治理模式。透過持續蒐集與分析觀眾意見,園區能即時掌握需求變化,並將回饋轉化為科學教育與生態溝通的具體策略。
系統號NO000007376

May 10 2024 17:17:25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