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董國安;蔣正興;林郁伶;黃克峻;楊懷仁;李皓揚;李獻華
出版日期202506
著作名稱臺灣新竹馬武督的鋯石巨晶:U-Pb 地質年代學、原位 Hf-O 同位素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會議論文集2025 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2025 TGA)
頁數GS08-007
會議地點台北
國際性會議N
主題地質
關鍵字馬武督; 鋯石巨晶; U-Pb年齡; Hf-O同位素; 原位; 二次離子源質譜儀; 鐳射剝蝕-感應耦合電漿質譜
摘要台灣西北部新竹關西至橫山晚中新世南庄層中,出露狹長狀東北-西南走向鹼性玄武岩體,在鄰近切穿鹼性玄武岩體河流的沖積層中,採集到2-5釐米鋯石巨晶及藍色剛玉、橄欖石、頑火輝石、鉻透輝石等礦物。鋯石晶體呈透明至半透明;顆粒的顏色範圍從無色到淺棕色、到暗棕色;大多數鋯石晶體表現出複雜的表面發育,另一些鋯石巨晶顆粒形狀約略呈圓形;陰極射線發光影像顯示鋯石內部扇形分帶結構(sector zoning)及振盪環帶(oscillatory zoning),具岩漿鋯石的特徵。
藉由二次離子源質譜儀(SIMS)及鐳射剝蝕-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LA-ICP-MS)分別進行U-Pb定年、O同位素及Hf同位素分析。首先以鋯石陰極射線發光影像為基礎,在18顆鋯石巨晶進行23個U-Pb定年測點,明顯獲得兩群鋯石U-Pb平均年齡: 12.9±0.2 Ma (~13 Ma, Th/U=0.77-1.42)及10.0±0.3 Ma (~10 Ma, Th/U=0.75-1.41),兩群鋯石的Th/U比值明顯大於0.5,具岩漿鋯石的特徵;氧同位素Ᵹ18O=5.47-5.92(~13 Ma, n=12), Ᵹ18O=5.14-5.93(~10 Ma, n=11)。並在原位測點測得鉿同位素值ꜪHf(~13 Ma)=-1.73-2.61 (n=12), ꜪHf(~10 Ma)=0.39-5.91 (n=11),顯示鋯石兩期岩漿物質來源略有不同。
經由野外地質調查鋯石巨晶分布、鹼性玄武岩體找獲鋯石、鋯石巨晶的年代與鹼性玄武岩體年代極為接近等原因,推測鋯石巨晶成因與鹼性玄武岩極為相關;並經由Hf-O同位素數據推測兩期鋯石巨晶物質來源為地函與地殼物質混染,~13 Ma鋯石巨晶物質來源地殼物質混染較多,地函岩漿較少;~10 Ma鋯石巨晶物質來源地殼物質混染較少,地函岩漿較多,表明~10 Ma的張裂環境岩漿作用較~13 Ma 岩漿作用較為激烈。暗示在馬武督地區晚中新世角板山火山活動期,~13 Ma為地殼張裂作用初始,至~10 Ma轉為地殼張裂作用強烈時期。
系統號NO000007374

May 10 2024 17:17:25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