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  |  | 
| 作者 | 王宣之;張英如;王士偉 | 
|---|
 | 出版日期 | 202405 | 
|---|
 | 著作名稱 | 臺灣西南部甲仙地區冷泉碳酸鹽之生物指標化合物與甲烷滲流古環境探討 | 
|---|
 | 會議名稱 |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113年暨學術研討會 | 
|---|
 | 會議地點 | 花蓮東華大學 | 
|---|
 | 會議日期 | 202405 | 
|---|
 | 主辦單位 |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 | 
|---|
 | 國際性會議 | N | 
|---|
 | 其他資訊 | 論文摘要標號SP-294 | 
|---|
 | 主題 | 地質 | 
|---|
 | 關鍵字 | 甲仙, 冷泉碳酸鹽岩, 生物指標, 甲烷滲漏, 鹽水坑頁岩 | 
|---|
 | 摘要 | 冷泉滲漏過程中發育而成的碳酸鹽岩稱之為冷泉碳酸鹽岩,是缺氧微環境下 經由古菌與硫酸鹽還原菌互養作用而成。海底沉積物中的甲烷與孔隙水中硫酸根,
 經古菌和硫酸鹽還原菌的甲烷厭氧氧化作用(AOM)產生碳酸氫根,使得微環境中
 鹼度提高,促進碳酸鈣飽和並沉澱,形成自生性的碳酸鹽岩。冷泉碳酸鹽岩受控
 於甲烷通量、流體速率、沉積速率及生物擾動等因素影響,可做為海水、沉積物、
 海床環境、油氣徵與化學自營性生物群落交互作用的指標。臺灣西南部新生代地
 層中的冷泉碳酸鹽岩,紀錄著沉積盆地由張裂期過渡到前陸盆地發育期的甲烷逸
 氣事件;然而,對於甲烷氣滲流過程涉及之有機地球化學、不同產狀的冷泉碳酸
 鹽岩蘊含之環境意義,以及和生物地球化學間之交互作用等仍有待更多研究。本
 研究係針對高雄甲仙地區上新世早期鹽水坑頁岩層中的冷泉碳酸鹽岩與圍岩,進
 行有機物成份分析,以氣相層析質譜儀進行生物指標化合物組成鑑定,期待透過
 具有來源專一性和抗菌蝕能力的生物指標化合物,為古沉積環境解析提供解答。
 初步結果顯示:(1) 冷泉碳酸鹽岩的優勢烷烴分布於兩區間,分別為C16~C18(藻類
 來源)以及C24~C27(高等植物來源),顯示形成甲烷的有機物為混合來源;(2) 陸源/
 水生正烷烴比值(TAR)為0.6,指示海源有機物比例大於陸源輸入;(3) Pr/n-C17與
 Ph/n-C18比值分析結果顯示有機物混和海相及陸相來源,環境指示為氧化還原過渡
 帶。本研究從有機地球化學觀點,探討高雄甲仙地區冷泉碳酸鹽岩的有機物來源
 及氧化還原條件,未來將鑑識冷泉碳酸鹽岩中的芳香烴和其他生物指標化合物並
 進行交互參照,為冷泉碳酸鹽岩之發育、環境或盆地演化提供更多解析資料。
 | 
|---|
 | 系統號 | NO0000072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