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  |  | 
| 作者 | 黃巧慈;徐澔德;王士偉;謝凱旋 | 
|---|
 | 出版日期 | 202405 | 
|---|
 | 著作名稱 | 臺灣南部恆春西台地貓鼻頭石灰岩層序地層與沉積環境 | 
|---|
 | 會議名稱 |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113年暨學術研討會 | 
|---|
 | 會議地點 | 花蓮東華大學 | 
|---|
 | 會議日期 | 202405 | 
|---|
 | 主辦單位 |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 | 
|---|
 | 國際性會議 | N | 
|---|
 | 其他資訊 | 論文摘要標號ST3- O-150/ SP-280 | 
|---|
 | 主題 | 地質 | 
|---|
 | 關鍵字 | 恆春西台地、恆春石灰岩、貓鼻頭石灰岩、沉積環境、圓丘狀交錯層理 | 
|---|
 | 摘要 | 恆春半島蘊涵臺灣造山作用最年輕一期的層序,增積岩體在劇烈抬升的過程中,發育相當 規模的碳酸鹽岩覆蓋在海相沉積岩之上。其中恆春斷層以西的恆春西台地,為一第四紀隆起且
 西高東低的台地,於現今海平面之上主要由更新世的地層所組成。在恆春西台地南端海岸出露
 的貓鼻頭石灰岩相較其他地點的恆春石灰岩具有獨特岩相組成,其普遍存在的大型交錯層在過
 去的沉積環境解釋中就有不同見解。經由野外調查,近乎水平層理的貓鼻頭石灰岩自海水面以
 上出露厚度可達37 m,且岩層中主要發現的沉積構造多為圓丘狀交錯層理(hummocky or
 swaley cross-stratification,簡稱HCS/SCS)。
 貓鼻頭石灰岩主要可分為三種岩相:(一)生物碎屑泥粒灰岩(Bioclastic Packstone
 Lithofacies)、(二)生物碎屑泥粒-顆粒灰岩(Bioclastic Packstone-Grainstone Lithofacies)和
 (三)生物碎屑顆粒灰岩(Bioclastic Grainstone Lithofacies)。岩層中的碳酸鹽顆粒主要由生物
 碎屑組成,一般小於2mm,多屬於顆粒支持的碎屑性石灰岩。顆粒間在交錯層內有明顯排
 列,大型生物殼體如藤壺、海膽、貝類等磨損程度高,顯示在強烈水流下被搬運和迅速堆積。
 而從其較小型化石的埋藏狀況中,發現浮游性有孔蟲,和大型有孔蟲、小型底棲性有孔蟲、苔
 蘚蟲等混合的生物殼體,可能指示沉積物曾經過水流翻動,擾亂海床沉積物使兩者混合。此
 外,於交錯層底部也曾發現生物擾動現象。依照超微化石與浮游性有孔蟲分析結果,貓鼻頭石
 灰岩的生物地層帶相當於 NN19 和 N22 化石帶,其沉積年代可能介於 1.7Ma 與 0.61Ma 之間。
 總結岩相組合和特性,本研究認為貓鼻頭石灰岩是暴風環境為主的產物,經高能量的波浪作用
 搬運、並經由快速沉積所形成的再積石灰岩(redeposited limestone)。
 | 
|---|
 | 系統號 | NO0000072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