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  |  | 
| 作者 | 陳彥君 | 
|---|
 | 出版日期 | 2012 | 
|---|
 | 著作名稱 | 在餐廳遇上水果蝙蝠 | 
|---|
 | 刊名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 | 
|---|
 | 期 | 294 | 
|---|
 | 出處 | __ | 
|---|
 | 主題 | 動物;動物 | 
|---|
 | 關鍵字 | 狐蝠,帛琉,關島,觀光旅遊,毒性,食物鏈 | 
|---|
 | 摘要 | 台灣遊客跟團到帛琉旅遊,都會被強力推銷吃一道蝙蝠湯,只要跟團就不能不要。一隻隻駭人的完整燉蝙蝠,毛絨絨地外加舌頭外露的死狀令人震驚,這些被強力促銷的「水果蝙蝠」,就是瀕危等級不斷升高的”狐蝠”,與台灣狐蝠是一樣是保育類動物。近年台灣遊客赴帛琉每年約2萬人,估計一年要消耗2千隻自野外獵捕來的狐蝠。但是與旅遊業者說法不同的是,其實帛琉人並沒有吃蝙蝠的傳統,水果蝙蝠還是當地原住民的門神,也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的瀕危物種,應該予以保護而非吃掉牠。二十世紀初關島人還曾因嗜食狐蝠而染肌肉萎縮的怪病。以台灣的教育水準,民眾對於野生動物的看法不應僅停留在原始口腹之慾,希望日後我們都不會在餐廳遇上水果蝙蝠。 | 
|---|
 | 系統號 | NO00000715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