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賴宜鈴; 許菁菁; 胡維新
出版日期2023118
已接受20231118
著作名稱環境逆境對銀葉秋海棠光合作用生理之影響
會議論文集2023光合作用與植物生理研討會。2023年11月18日。論文集第133-150頁。(ISBN 978-626-98038-0-4)
會議名稱2023光合作用與植物生理研討會
會議地點台灣台北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性會議N
主題植物
關鍵字秋海棠, 光合作用, 逆境
摘要秋海棠植物(Begonia spp.)有多樣化的葉形態與花色,在園藝上具有室內觀賞與環境美化的功能,為了解秋海棠在栽植時對環境的耐受性,本研究使用了具有全銀白色葉片的雜交F2子代銀葉秋海棠作為實驗對象,以1年生的出瓶組培苗,利用生長箱調控兩種光度分別為低光10 μmol photons m−2 s−1、高光100 μmol photons m−2 s−1;兩種溫度分別為高溫32/28℃ (日/夜)、低溫23/18℃ (日/夜);兩種水分處理分別為濕處理(每週每盆澆一次150 mL RO蒸餾水)、乾處理(第5週每盆澆一次150 mL),處理10週後結果顯示,高溫和乾旱處理對銀葉秋海棠造成的傷害最大,在低溫濕處理下,高光組比低光組的總乾重高出89%,但在高溫乾處理時,高光組只比低光組多增長了30%,因此高光下的高溫乾旱反而對植物造成較大的傷害;乾處理造成最大光合速率(Amax)、蒸散作用率(E)和氣孔導度(gsw),皆趨近停止,總乾重減少了40%,乾處理再加上高溫則使總乾重降低54.2%,且最大電子傳遞速率(ETRmax)降至6.16 µmol eletrons m⁻² s⁻¹、潛在光量子速率(Fv/Fm)只有0.19。低光環境使植物無法獲得較多的生物量,10週內生長的生物量約只有高光的一半,卻能降低高溫和乾旱的傷害,低光高溫且乾旱的環境下Fv/Fm尚保持0.77,有較健康的光合胞器。此結果建議銀葉秋海棠在適溫和充分澆水下可種植在光度稍高的環境,而若需要種植在高溫或乾旱環境則須降低種植環境光度來減低對植物的傷害。
全文Full Text
系統號NO000006903

May 10 2024 17:17:25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