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作者楊翎
出版日期20231020
已接受20230602
接受證明Full Text
著作名稱聖物、標本、藝術到珍寶:從大洋洲物質文化的博物館誌談起
會議論文集神聖之美──宗教藝術與體驗2023研討會論文集
頁數20231020C3-3:1-12頁
主編台灣宗教學會
會議名稱台灣宗教學會2023 年會 「神聖之美──宗教藝術與體驗」學術研討會
會議地點法鼓文理學院
主辦單位台灣宗教學會、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國際性會議Y
主題民族;展示
關鍵字大洋洲;博物館誌;物質文化;原始藝術
摘要本文主要藉由博物館在不同區域歷史時空脈絡的情境中,探討物質文化指涉稱名的變化,用以理解大洋洲事物如何受文化結構的影響,作為傳達、瞭解與吸收的實質證據。在大洋洲傳統部落的社會語彙中,大多沒有和「藝術」相對應的語彙,被認為具有「藝術」性質的繪畫、雕刻、裝飾,在部落社會中可能被視為信仰的「聖物」,纏結了神話、靈力、宗教或實用的功能,視覺形式表達的是精靈崇拜或儀禮的對象,蘊涵著豐富的溝通訊息和社會建構方式。當物件從原初脈絡割離進入博物館後,就成為被蒐藏或展示的「藏品」。在主流社會美學品味和藝術經驗的期待中,常被當成獨立於歐美和東方文明圈外的藝術傳統,由此作為「預定為藝術」、「轉變為藝術」的作品。博物館交互混用「物件」、「器物」、「文物」、「標本」、「原始藝術」或「珍寶」等詞類,指涉的卻是同類實體。物質文化作為抽象觀念的邏輯推演載體,在本質主義(Essentialism)和時代性的交互作用下,成為族群、文化和認同的基本象徵素材,除了顯現族群特色之外,經由文化辨證的歷史過程,維持並表達社會存在的可能性,展現區域中人群如何相互交雜混融成一個所謂的「博物館中的物質文化」。
系統號NO000006854

May 10 2024 17:17:25
nmns/nmnsweb_2nd_targ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