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楊翎 |
出版日期 | 20221202 |
著作名稱 | 百年封藏跨海迴返與再現之徑:以馬偕牧師蒐藏臺灣原住民文物為例
|
頁數 | 77-79 |
會議名稱 | 文物流轉•記憶接軌—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調查研究回顧與前瞻論壇 |
會議地點 | 臺北:凱達格蘭文化館 |
主辦單位 | 原住民族委員會、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
國際性會議 | N |
主題 | 博物館學;民族 |
關鍵字 | 馬偕、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文物 |
摘要 | 本講主要回顧本世紀初,筆者協同許功明和胡家瑜兩位教授,進行「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沉寂百年的海外遺珍」研究和策展之實踐。以及馬偕逝世百週年時,安排物件跨海迴返,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以下簡稱順益)展出之歷程。 物質文化所涉臺灣族群之境外鍵結歷史,許多未見於文獻記錄。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以下簡稱ROM)典藏臺灣標本為例,在恆溫恆溼庫房內百年如新,然沈寂世紀無人聞問,直到如重大考古意外出土。本事緣起於一位致力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加拿大人類學者-史邁克(Michael Stainton)牧師,1998年因研究需要,在指導教授Allen Austin的指引下拜訪ROM。意外在典藏室中發現一批百年以上,未被發覺、展示、研究的臺灣文物。史邁克的震驚與興奮,引起ROM人類學組負責人Trudy Nicks博士的注意。這批文物是經由馬偕牧師蒐藏取得而來,記述著百年前宣教的腳蹤,以及與各部落連結的事蹟,對臺灣史有重大意義。 順益於2000年初開始奔走,希望配合馬偕逝世百週年紀念日之際,將這批離散在加國的遺珍,呈現於國人的面前,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專案規劃。主要針對馬偕蒐藏之原住民文物,至ROM進行標本盤點、族群識別和選件,同時追溯馬偕宣教路徑歷史,包括田野調查、文獻研究、專書圖錄出版和展示策劃等。 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中文名為:偕叡理,是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首位來臺宣教師,也是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創始者。自27歲(1871年)來臺後長住淡水,傳教足跡踏遍北部各村落,南抵苗栗新港社一帶,東北至宜蘭平原,遠達東海岸花蓮,並深入山地禁區和東北方離島;奔波於福佬、客家的漢人,以及平埔與山地原住民間。 馬偕30年間創立80餘所教會,同時建立醫館、引進西方醫療技術。他喜歡宣教旅行、送藥治病、幫人拔牙。為了傳授西方神學與科學知識,興建牛津學堂,設立小型博物室,並移植國外種苗蔬果。1893年馬偕第二次返鄉述職之際,帶了14箱行李,將多數標本運往加拿大。包括250件裝在小盒子內的植物和動物標本,600餘件臺灣原住民與漢人物件。推測是1972-1893年間跨越20年的蒐藏成果,可能是實地採集標本、宣教行醫途中的受贈品,或承接信徒改宗後清理物。馬偕最後將藏品捐贈給母校多倫多大學諾克斯神學院,作為自然史教學之用。1912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於籌立,多倫多大學作為共同管理單位之一,贈藏隨之於1915年移撥給ROM。 2000夏天,筆者以協同研究身份,隨同兩位學者深入ROM人類學、織品、東方、動物部門,以及多倫多大學健康網路蒐藏庫、檔案中心等,參與文物拍攝、測量、狀況報告與研究策展工作。同時尋訪馬偕出生地左拉鎮,進行家族故居、墓園、人物及鄉親的記錄與訪談。適逢淡水鎮和馬偕故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締結姊妹市,淡江中學師生率隊與姊妹校交流,我們一同參與牛津郡年度蘇格蘭高地運動會,走訪馬偕的故居與教會,和當年慷慨贊助馬偕來臺宣教的鄉親後嗣,一起聯誼、感恩,追思馬偕。同年加拿大馬偕委員會(Canadian Mackay Committee)成立,推動馬偕列為加拿大重要歷史人物。 回臺後,我們緊接踏尋馬偕的腳跡,帶著標本相冊,往返來源社群之間,拼接關於馬偕傳教蒐藏的記憶。從苗栗獅潭新港社平埔族的部落出發,到新北市(淡水、貢寮雙玉/三貂社/新社)、宜蘭(擺厘/擺厘社、蘇澳/猴猴社、五結利澤/流流社)、花蓮(吉安、豐濱新社、新城嘉里/加禮宛),以及臺北(馬偕醫院院史館)、臺南(新樓醫院、長榮中學)等地,訪查馬偕當年走過的舊社部落,包括村民對馬偕的記憶,以及找尋馬偕老教堂的遺址,並追尋馬偕物件蒐藏的來源脈絡。有的舊址風貌依稀可尋,有的尚存在口述的回憶裡,有則已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不過從許多教會在當地的服事情形,依稀尚見馬偕博士留下的事工。 「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海外遺珍」特展於2001年於順益展出(2001.6.2~9.30),是「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紀念活動」系列重要亮點。展出物件主要為ROM的藏品,輔以加拿大醫學博物館、淡水偕醫館等物件總計202件。展示規劃八項主題單元,從「人到物」引領大家一同進入馬偕故事及其蒐藏世界。由此,臺灣民眾對馬偕的認知,除了既有基督宣教士經典人物,擴增為博物學家和蒐藏者角色。同時受到臺加兩地地方政府、博物館、長老教會教區、臺僑界的關注。 保存在博物館的物質實體,是承載過去、理解現在、詮釋未來之社會歷史索引。物件斷裂和離散移動生命史背後,可能隱含未解權利接觸關係,涉及記憶政治和多元認同複雜矛盾交錯過程,同時因應當代需求不斷重新建構。元宇宙時代,全球博物館紛紛建立雲端共享資料庫,從數位典藏到數位展示、數位學習,有助於盤整文化器物散佚海外的實況。然而,面對不同實踐社群關注焦點和記憶重心的歧異,如何連結與運用過去跨越邊界的藏品,轉化為當代不同行動中的內部記憶,思考文物生命的延伸與來源社群之間的連結,發展多重共創意義動能關係,或是未來亟需重視的課題。 |
系統號 | NO0000065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