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源整合系統-相關推薦
|
|
|
|
作者 | 莊文星 |
出版日期 | 2008 |
著作名稱 | 北台灣火山地形多樣性之探討
|
卷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二十一號,第107-141頁 |
摘要 |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島弧構造帶上,由於板塊運動與大地構造的變遷,乃形成了北部、東部和西部三大火山岩區,並於地質地貌上形成多元化與分歧獨特的發展。 經由超輕型載具空中攝影圖像顯示臺灣北部火山與熔岩地貌保持得相當完整。就火山地形分類與火山口地貌而言,由於岩漿化學成分的差異、黏滯性與揮發成分之多寡,在西部火山區有澎湖玄武岩的低平盾狀火山、東部和北部火山區安山岩的錐形火山和熔岩與火山碎屑交替組合的複合式等火山型式。本研究顯示臺灣北部大陸邊緣隱沒帶火山區,岩性屬中酸性黏度較高的安山岩,多錐狀或鐘形火山(磺嘴山、紗帽山、大尖後山、彭佳嶼),或因火山熔岩經過大量噴發後,引起地下岩漿庫的匱空,在上覆岩石的重壓之下,崩坍陷落而成陷落破火山口(觀音山),以及爆裂的火山口(彭佳嶼)和其後續所沿生的後火山活動期之噴氣孔與硫氣孔(大磺嘴、大油坑、小油坑、八煙、死磺子坪、焿仔坪)。 大屯火山區後火山期活動之噴氣現象尚十分興盛,高的地熱值似乎意謂著仍有殘餘潛存於地下的岩漿庫,但根據四百年來的歷史文獻記載、採礦紀錄與近三十多年的觀察,無論就總體或各個火山而言,噴硫氣現象並無增強之趨勢。就連擁有硫黃噴氣錐或噴氣孔之焿仔坪、大油坑、小油坑已見逐漸萎縮,且部分地區如馬槽、七股、下七股、陽明山中山樓、後山、磺溪嶺與冷水坑等之後火山期噴硫氣之現象,已逐漸衰微甚至有熄滅的趨勢。大屯火山區「高地熱」、「噴硫氣」與「噴蒸氣」僅代表後火山期的火山活動現象,是否能作為大臺北地區火山可能再活躍或再噴發之徵兆,目前尚難斷言,需多加研究與探討。 |
系統號 | NO000002994 |
|
|